人才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人才 >> 正文
10190人→6913村 梦想→希望→田野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6日 11:12:47  来源: 云南日报-云报客户端

  丽江市:加强文化建设 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杨志坚在推荐白沙壁画

  8月以来,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志坚每隔几天便要在朋友圈发一条关于玉龙县白沙镇白沙村委会的信息。在他发的照片和视频里,白沙村的明清建筑群古色古香、非遗传承人制作的铜器精美绝伦、白沙壁画美丽神秘……

  “白沙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文化,我得大力宣传。”杨志坚说。不仅如此,他还对白沙村进行了深入调研,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如何将白沙村打造成丽江旅游的新网红打卡地,并形成了白沙乡村振兴的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思路。

  今年5月,丽江市下发《丽江市关于“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方案》,整合市委联系专家、丽江“八个一百”人才库内的人才,针对义尚社区、玉湖村、白沙村等有文旅人才帮扶及乡村旅游开发等需求的村(社区),选派人才联系服务村(社区),全面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杨志坚正是其中一员。截至目前,已选派了175名人才到60个村组助力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

  围绕守住文化根脉,留住记忆乡愁的思路,丽江市强化顶层设计与工作统筹,做好资源普查、规划计划,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目前在束河古镇建设了集生产制造、创新研发、带徒授艺、产品销售、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丽江工匠园区,集中展示丽江民族民间工艺产品和技艺,并对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工匠人才提供房租减免政策。自开园以来,吸引了40余名首席技师、工艺美术大师、知名工匠及非遗传承人入驻园区,培养出30余名“百名工匠人才”、非遗传承人等。

  【人才说】

  杨志坚:如何用好人才,为乡村旅游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一方面,要注重挖掘本土人才,集聚非遗传承人、传统手工艺人、文化爱好者等“土专家”,推动文旅、农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还要发展一批“新农人”,吸引返乡创业人员、困难家庭子女、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积聚力量共同从事乡村旅游事业。另一方面,要注意引进外来人才,如企业旅游管理人才、旅游专业大学生、高层次技能人才等,用他们的新发展理念和模式,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机制、业态和模式创新。

  【记者手记】

  2019年,丽江市就启动实施了“八个一百”人才工程,并设置了“百名文化旅游人才”专项,同时还重点遴选了一批纳西东巴文化等方面的非遗传承人,及木雕、民族刺绣、珐琅银器等文创产品制作方面的人才,进行专项培养。2020年,丽江市又开展了“百名专家助推产业发展”专项行动,为各县(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今年更是借着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的契机,选派了175名人才到60个村组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接下来,就发挥文旅人才作用、研究文旅融合顶层设计、开发乡村文旅能人培养课程体系、培养一批适合本乡本土的文旅“操盘手”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