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砥砺奋进四十载 科海扬帆再起航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 07:05:33  来源: 科技日报

原标题:砥砺奋进四十载 科海扬帆再起航

【我与科技日报】

我国科技“第一大报”迎来四十周年,我谨代表蚕业科研团队向《科技日报》和广大办报人员表示热忱的祝贺!四十年来,《科技日报》坚守科技特色,跟踪科技动态,推介科技成果,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兴国作出了卓越贡献。

《科技日报》的诞生和成长,是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1986年初,《科技日报》面世,这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国家“863”计划设立等,对科技事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今,似乎没有一项重大科技事件不被《科技日报》关注。公众通过《科技日报》,就能很好地了解我国及世界科技发展现状。不仅如此,《科技日报》还重视回望历史、启迪未来。2004年,《科技日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特别策划推出了“中国科技55周年55个新第一”,我们“绘制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成果荣幸入选,这是对团队极大的鼓舞。

我一辈子从事蚕学研究,未曾有片刻的游离。1958年,我从西南农学院蚕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振兴中国蚕业科技”成为我毕生的追求。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各领域掀起追赶国外先进水平的热潮。1982年至1984年,我受国家公派赴日本留学,其间亲身体验到中日科技发展的差距,内心感触尤为深切。蚕业发祥于华夏,可在整个20世纪,我国蚕业科技却长期处于跟踪、引进国外技术的状态,这让我深感责任在肩。回国后,我开始系统性地谋划蚕业科研的快速发展,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引培一体推进。十年磨一剑,我们在蚕桑领域建成首个部级重点实验室、获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再经十余年耕耘,获批国家重点学科。进入21世纪,依托长期在家蚕遗传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积累,我们敏锐抓住基因组学兴起的历史契机,以国家发展的强劲支撑、民族尊严的精神感召与千万蚕农的殷切期盼为动力,实现了蚕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2003年以来的十余年间,我们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精细图”和“遗传变异图”,桑树基因组“框架图”,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框架图”等代表性工作,推动了功能基因组研究,并于2011年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我们又完成了“千蚕泛基因组”“家蚕W染色体基因组”“桑树完整基因组”等标志性工作,深入推进家蚕、桑树、病原微生物的关键生物学问题阐释,重要性状形成机制解析,蚕桑新功能新用途挖掘等各项研究,多学科交叉创新特色进一步凸显,引领支撑了我国现代蚕桑技术体系的重塑,推动产业朝着“生态型、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2022年,根据国家战略需求,我们与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合作,获批建设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开拓研究和利用资源昆虫这一巨大宝库的新前景。

一路走来,我们取得的每一项重要成果与业绩,几乎都被《科技日报》及时关注和报道。可以说,《科技日报》是我国蚕业科技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见证者、陪伴者,更是激励者。而这并非个例——《科技日报》以笔墨为媒、以版面为证,既记录着中国科技全面崛起的铿锵步伐,更传递着中华儿女创新前行的奋进强音。

值此四十周年庆典之际,我真诚祝愿《科技日报》再创辉煌,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向仲怀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