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高艺萌)11月21日至23日,第十届全国新能源专业联盟年会在昆明举行,来自全国66所高校、4家出版社和6家企业的180余位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参会,围绕“‘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教育再出发”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开幕式上,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李祖来介绍了学校在能源动力学科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新工科建设以及新兴专业布局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学校将继续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为新能源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贡献“昆工力量”。
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世关教授致辞回顾了联盟十二年的发展历程,从统编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训、院长论坛到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实践教学创新,推动了资源共享、积极促进协同育人与产教融合。他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变,高校新能源教育面临更高要求,应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实现“再出发”。
本届年会由全国新能源专业联盟主办、昆明理工大学承办,楚雄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联合承办,年会设置主题报告与三场专题研讨,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教育、新能源政策优化、工程教育认证、应用型人才培养、产业学院建设、教材体系数字化与智慧化等方向,15位专家带来前沿报告,共同探讨新时代新能源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会议内容紧贴产业需求,既关注科研一线发展,也聚焦教师成长与课程改革,为新能源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与思考。三个分会场围绕科研与青年教师成长、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教协同育人、专业及教材建设等重点方向展开报告交流。来自华北电力大学、扬州大学、沈阳工程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及企业的专家,分别就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光伏产业人才培养、新能源产业学院建设、教材体系规划与AI赋能智慧教材等内容分享实践经验和建设成果,展现了新能源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和教材建设方面的最新探索与趋势,为推动高校新能源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与借鉴。与会代表认为,此次会议对促进新能源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推动教育科技产业融合具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