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百公里加速“五秒”门槛或将影响产业格局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07:06:40  来源: 科技日报

原标题:百公里加速“五秒”门槛或将影响产业格局

【热点回应】

◎本报记者 杨 雪

近日,公安部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乘用车每次上电/点火后(发动机自动启停除外),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5秒的默认工作状态”。

该规定引发网友热议。许多人表示支持,认为买新能源车更安全更放心了;但也有人担心,这样的限制会影响造车技术发展。

百公里加速时间是指汽车从静止状态全力加速至100公里/小时所需要的时间,通常认为该时间越短汽车加速能力越强。“技术党”将其视为体现汽车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是汽车行业首次在百公里加速上划定时间红线。那么,征求意见稿为什么将这个时间红线规定为5秒?目前在售车百公里加速水平如何?5秒门槛将对产业发展有何影响?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行业相关专家。

第一问:为什么规定为5秒?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提到,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具有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相关交通安全隐患和事故也逐渐增多。但目前标准相关技术要求滞后,难以满足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安全治理现代化需求。

“加速时间越短,车的功率越大,驾驶人轻轻一点油门车就蹿出去了,很容易发生事故。很多燃油车车主换新能源车后不习惯,就是这个原因。”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表示,让车辆刚启动时处于加速性能较低的工作状态,可以给驾驶人足够的反应时间去规避事故,这对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5秒这一数值,则是基于新老司机普遍适应的加速度水平设定,旨在避免车辆启动时因过强动力输出引发意外。目前,驾校教练车和大多数燃油乘用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普遍大于5秒。

需要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并非完全限制车辆的性能潜力。车辆可以有运动或赛道模式,只是强调在刚启动时要默认在一个相对缓和的行车模式,即零百加速性能在5秒以上,以防驾驶人因准备不足、控制力不强而酿成事故。在此之后,驾驶人可再切换到性能更强的模式。

第二问:在售车百公里加速水平如何?

在燃油车市场,百公里加速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参考指标,反映了车辆的加速能力和动力系统性能。高性能燃油车配置更强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百公里加速时间可以更短。

“燃油车百公里加速每减少0.1秒,都代表着造车技术水平的精进,这也是传统汽车工业的高阶价值追求。”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宁述勇说,不同于燃油车,电机特性可让电动车以更低成本实现同等加速性能,“所以他们热衷于用这个卖点来搞营销”。

目前在售新能源汽车的官方对外宣传中,百公里加速在4秒以内已司空见惯,部分新能源车型甚至标榜可低至2秒以内。

在宁述勇看来,过度营销“百公里加速”容易误导消费者,让人觉得新能源车性能比燃油车好,同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众对安全驾驶的敬畏之心。

“一般乘用车不是赛车,不宜用纽北赛道的术语来定义汽车,毕竟场景不同,安全至上。”宁述勇说。

第三问:5秒红线对车企有何影响?

“目前在造车理念上要稍微刹一点车、降一点速了。”宁述勇表示,征求意见稿体现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治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可视为对当前行业发展趋势的一次理性校准。

在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汽车行业必须将“安全”置于更加突出位置。若研发资源过度集中于动力输出的极端提升,可能“带偏”行业发展风气,而忽视整车安全性、智能化水平等更为综合且关键的技术维度。

张翔告诉记者,车企不去卷“百公里加速”,电机的功率就小一点,电机也不用那么重、那么贵,而且电耗也会下降。相应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会更好,成本也会更低。

“造车企业对车的定位、技术投入都会因此改变。”宁述勇介绍,未来车企的造车理念、使用材料、营销方式等都会发生变革。(杨雪)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