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妥甸镇查姆小学立足学校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打造活力校园,提升育人质量。
创新课间活动模式,让校园“动”起来。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严格执行“课间休息15分钟”规定,推行“分级开展”课间活动办法,低年级以跳房子、丢沙包、韵律操为主,融入学生规则教育与团队协作训练;中年级开展跳绳、踢毽子、呼啦圈、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活动,强化学生身体协调性与耐力性;高年级组织篮球运球、乒乓球接力等竞技性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为保障活动安全,采取体育教师指导、班干部轮值、值周教师分点位巡查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学生课间活动场地每间隔一段距离都有安全管理员,为学生创造了既自由又安全的课间活动环境,实现“小课间大能量”。
优化课后服务体系,让成长“厚”起来。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学校采取“基础服务+社团活动”双轨并行模式。开设阅读、书法、英语口语、趣味数学等基础课程,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学习兴趣,促进学困生转化,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保障学生在校学会学好。开设合唱、舞蹈、剪纸、泥塑、小主持、篮球、足球、乒乓球等20余项兴趣社团,将“双减”与“双升”有效融合,多元推进课后服务走深走实,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依托地方文化特色开发地方校本课程,组织排练《彝族史诗——查姆的回想》大课间,弘扬地方文化,厚植乡土情怀。
筑牢心理健康防线,让心灵“暖”起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通过系列举措,赋能学生成长。针对学生考试焦虑、青春期变化以及容易出现的敏感、叛逆、嫉妒、失落、自卑、孤独等情绪,多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引导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学校设有专门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设备,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室每天向学生开放,心理健康教师用尊重、理解、保密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单亲家庭学生、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学校成立“阳光儿童之家”,组织教师与特殊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护航特殊学生健康成长。
夯实体育强效根基,让体魄“强”起来。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大专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教研活动提升体育教师学科素养,学校不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禁止“阴阳课表”“说教课”“表演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以游戏化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不断提升体育课程质效。依托课后服务,开展好男女足球、男女篮球、体操、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几个社团活动,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每班组建“三大球”“两小球”球队,认真参与各种比赛,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球队、月月有比赛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小眼镜”“小胖墩”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让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
搭建才艺展演平台,让梦想“飞”起来。学校坚持以美育人,为学生搭建才艺展演平台。学校寄宿生较多,通过学生自主申报、班级海选、校级展演的形式,每周返校当天举办“相约星期天”才艺秀,活动涵盖歌舞、器乐、朗诵、小品等类别,本学期已举办才艺秀8场,累计1000多人次登台表演。学校把美育活动写入行事周历,按照行事周历认真开展美育教育,每学年都会开展校园小歌手大赛、经典诵读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书香校园阅读周活动、迎新年师生书画展等活动,不断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如今,校园里随处可见跃动的身影与绽放的笑脸,培育了更多阳光、健康、自信的新时代少年。未来,学校将持续打造活力校园,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努力让每一位同学在充满活力的校园里绽放光彩。
云南网通讯员 郄永富 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