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落下帷幕。昆明理工大学在本届竞赛中表现优异,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9项。

其中,学校在主体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人工智能+”专项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2024—2025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中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据了解,“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89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历经三十余载发展,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大学生顶尖科技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
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搭建了“1+2+N”工作矩阵,即1个主体赛,“揭榜挂帅”“人工智能+”2个专项赛,举办“挑战杯”项目对接转化会、专场招聘会、青年发展型城市及人才政策宣介、青年科技创新研学等多个配套活动。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
昆明理工大学获奖项目总览



昆明理工大学获奖团队展示
主赛道获奖团队
项目名称:高效光固化电解质技术:面向宽温域快充型固态钠电池研制及应用
获奖等级:一等奖
推荐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李付鹏、林名灿、蒋卫红、郭雨洁、姚俊、王永琪、张皙悦、王旭
指导教师:梁风、杨斌

项目名称:外场驱动退役锂电池高效回收关键装备
获奖等级:二等奖
推荐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尹卓宇、周心宇
指导教师:付立康、张利波、王仕兴

项目名称:非制冷红外探测装备关键材料研发
获奖等级:二等奖
推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潘子萌、王佳晨、武乙林、李木苏、李红苹、马悦宁、梁新慧
指导教师:刘翔、张景攀、杨盛安

项目名称:微胶囊纳米乳液靶向缓释机制研究
获奖等级:二等奖
推荐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刘祝银、李桂璟
指导教师:易俊洁、江永利

项目名称: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原位快速标定系统
获奖等级:三等奖
推荐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张青龙、周厚臣、戴宇豪、石骏捷、席少璇、武新涛、郭馨阳、姜浩
指导教师:那靖、高贯斌、侯诚

项目名称:固废晶核的制备策略及其诱导水泥水化与固碳耦合强化机制研究
获奖等级:三等奖
推荐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张伟川、高瑞聪
指导教师:林润生、宗俊宏、吕雁

“人工智能+”专项赛获奖团队
项目名称:多星GNSS反射信号驱动的复杂海况海浪-波能高精度估算模型研究
获奖等级:一等奖
推荐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王宇佟、汪秋兰、王梓逸、谢佳溪、贺馨、杨慧、徐顺双、江宇航、海英鸣
指导教师:布金伟

项目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抗菌肽智能预测与三七根腐病绿色防控体系
获奖等级:二等奖
推荐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团队成员:朱芷瑶、汪盼盼、吴焕振、杨芝、李敏
指导教师:刘源、杨野

项目名称:聆危析险-轻量化多模态智能感知交通安全新范式
获奖等级:二等奖
推荐学院: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李建华、祝永青、吴思雨、吕学欢、李瑞城、李向杨、陈振宇、林远松、张洪程、唐洪源
指导教师:秦雅琴、冯旭鹏、张昭怀

项目名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选矿工艺流程自动化推荐系统
获奖等级:三等奖
推荐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唐浩珀、唐妍钰、李丹阳、李静、李瑞琳、程贯瑞
指导教师:和丽芳、丰奇成、王伟平

项目名称:AI时空监督学习赋能西南耕地守护——多模态遥感时空分析破解
获奖等级:三等奖
推荐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张蔓、杨同根、普思铭、张宝财、郑诗怡、苏博文、吴强、张子轩
指导教师:黄亮

项目名称:离芯智净——多模态AI驱动的离子液体设计平台及其在有毒气体精准捕集中的应用
获奖等级:三等奖
推荐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陈玉顺、郑丽、郝先东、黄琼达、冯玉清、吕元俊、王梓博、李阿婷
指导教师:赵文波、李坦、徐志勇

“揭榜挂帅”专项赛获奖团队
项目名称:“熵”织锦绣,“氢”定乾坤——高效大面积整体式析氧催化剂室温短流程制备关键技术
获奖等级:特等奖
推荐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李禹奇、赵建强、关文清、白丰宁、王泽英、戴劼、汪月、朱三元、管家虎、宋璎航
指导教师:胡觉、张利波、张呈旭

项目名称:油田海堤卫士-北斗赋能海堤形变监测解决方案
获奖等级:一等奖
推荐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李思良、徐东方、孙家正、宋召、马俊伟、查文倩、吴春桐
指导教师:陈国平、汤俊、李旺

项目名称:“河水一石,其泥几斗”——水轮发电机组过流水质泥沙特性原位实时监测及声振动分析系统
获奖等级:二等奖
推荐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付琳琳、张兼博、唐跨纪、徐舒贤、段能鹏、杨鹄萌、何昊城、李涵、雷天韵、白梦滢
指导教师:曾云、吕顺利、李丹

项目名称:“塑”造安全守护者——源于工业木质素的高性能聚合物阻燃技术
获奖等级:二等奖
推荐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贾晶、张祥、张艳吉、丁坤、夏逸慧
指导教师:安亮亮、刘玉新、冯东

项目名称:“绿氢新极”——面向工业碱性电解水制氢催化电极绿色制备新工艺
获奖等级:三等奖
推荐学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徐铎、王辰畅翔、胡笑晨、郝志诚、和湖雪、李佳豪
指导教师:李志山、李孔斋、祝星

项目名称:非敌对—敌对分布式智能优化的无人机群协同决策技术
获奖等级:三等奖
推荐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陈茂兴、谭书励、刘建慧、李天运
指导教师:那靖、杨春曦、张秀峰

项目名称:一种新型双轴倾转旋翼载人飞行器设计
获奖等级:三等奖
推荐学院:民航与航空学院
团队成员:姚嘉怡、刘琪、张亚迪、张伟、王楠、赵天意
指导教师:杨剑挺

昆明理工大学 供稿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