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校企携手,文华走出产教融合就业新路
在曲靖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直播间里,曲靖应用技术学校的学生们正对着镜头流畅讲解产品特色,双手在后台系统间快速切换。

这一幕,是麒麟区文华街道推动产教融合的一个切面。面对辖区内5万余名大中专院校学生,街道自2016年起推动曲靖益众科技有限公司与曲靖应用技术学校合作,构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现代学徒制。九年来,该模式已累计培养电子商务人才3000余名。“教产一体、工学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路径愈发清晰。
“现代学徒制让我完成了从学生到技能人才的转变。”“珠源工匠”黄泽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通过“3+2”课时制与“0.5+1.5+1”教学制,他先在校学习半年理论,再进入企业接受一年半实践教学,最后一年深入岗位实战。这种“课堂连接岗位、理论融入实操”的方式,让他屡次在国家及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如今更身兼学校教师与企业电商运营师双职。

为确保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创新推行“双师制”。由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授课,并成立电商专业委员会,遴选教学教法优、实操能力强的“双优”人才担任学徒导师。
“现在带着两个班150名学生,看着他们从零基础到能独立上岗,很有成就感。”企业实践教师纪大利向记者介绍。
在硬件建设方面,街道、学校与企业三方协同,争取1400万元中央扶贫资金建成“云品出滇”冷链物流实训基地,打造700平方米网仓中心和10个农产品直播示范基地,培育出“花我呢花”“滇鲜生”等公共品牌。目前基地交易额已突破100万元,并提供30个勤工助学岗位,帮扶贫困学生,合作企业也已入选云南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名单。

以赛促学,现代学徒制班级多次代表云南参加“博导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大赛,并屡获佳绩。2021年,在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银奖,实现云南省在该赛事零的突破。
黄泽成为短视频剪辑导师,魏成浩获评优秀美工指导,黄启快、蒋园分别在新零售与直播领域脱颖而出……从“学有所成”到“业有所就”,产教融合为青年铺设了成长快车道。目前,优秀学徒中有人升学深造,有人留校任教,60余人留企发展,一支结构合理、梯队完整的人才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文华街道依托物流优势,协调社区盘活闲置土地,联合益源通达数字经济技术(云南)有限公司、曲靖市电子商务协会,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曲靖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与曲靖市青年创业园。园区现已入驻企业30余家,带动就业600余人,年营业额突破2亿元,被评为“曲靖市青年返乡入乡创业园”。

如今,在文华街道的物流实训基地里,学徒操作叉车的身影忙碌有序;隔壁的直播基地中,带货声浪此起彼伏,产教融合的活力处处涌动。文华街道相关负责人道出未来的打算:“我们会继续把校企合作做实做宽,让更多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真本事、找到好工作,为区域的发展攒足人才后劲。”(记者 隋鑫 通讯员 李丽 蒋育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