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从提级管理、兜底招生、职普融通、产教融合4个方面协同发力,打出一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组合拳”,有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新范式。

实施提级管理,推动办学“集团化”。聚焦管理运行不畅、专业设置不优等问题,文山州积极推动提级管理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州教育体育局具体负责推动提级管理工作,由高职院校牵头,采取“总校+分校”模式,在班子建设、专业设置、招生入学、师资建设、教学管理、办学能力、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实行集团化办学。2025年,文山州撤销同质化严重、招生效果不好的中职专业22个,新增有前景能够贯通培养的专业11个。
抓实兜底招生,织密服务“保障网”。按照“应报尽报、应招尽招、应读尽读、应助尽助”要求,文山州对招生、报名、入学、保学等全过程跟踪式服务保障。召开全州做好未成年人全面接受教育工作座谈会,制定《文山州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全面接受教育工作方案》,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教育系统“双线”以及县、乡、村、组“四级”责任。“线下”进入初高中学校开展招生宣传,“线上”发布政策宣传文章等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开设职业教育宣传专栏,及时发布优秀毕业生、技能大赛获奖情况、就业创业典型案例等信息。建立初中毕业生信息档案,明确包保责任干部、网格员、教师,加强升学就学指导。同时,持续跟踪掌握初中毕业生的学习情况、就学意向,联动做好初中毕业生送生工作;加强对学生家庭情况的分析研判,协调通过人社、民政等帮扶政策开展帮扶,解决经济负担。2024—2025学年,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5723.47万元,受助学生21676人次。

推进职普融通,构建升学“立交桥”。文山州构建“启蒙教育筑基-横向融通破界-纵向贯通提质-职教高考赋能”全链条培养体系,全面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鼓励和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基础和劳动教育认知实践相关课程。举办“职业教育体验周”活动,组织学生进校园、进企业实际体验,2025年参加活动学生达4000余人。针对学习困难、有辍学倾向的初三学生,在州职教园区和8县(市)职中设立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班,开设适应性课程,2025年有1000余名初三学生就读。此外,全州8县(市)职中与12所普通高中共建综合高中班,14所中职学校41个专业开展中高“3+2”贯通培养,在校生规模达4728人。

聚焦人才培养,构建产教“新生态”。文山州打造“职教联盟+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业学院”立体化产教新生态,形成覆盖全州重点产业链的产教融合矩阵,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培养技能型人才。实施《文山州“十四五”产教融合建设规划》,文山职业技术学院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8000万元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成功培育文山市华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7家。成立文山州职教联盟、丘广富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组建1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吸引114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建专业54个、实训基地42个,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1100余人。联合龙头企业和高校共建绿色铝产业学院,开设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2个特色专业,累计为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培训800余人次;与华夏蓝翼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共建华夏航空产业学院,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联合云南万苑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防教育学院,组建国防教育班,为部队提供优质后备人才资源。此外,文山州还在12所学校32个专业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2024年“1+X”证书持证838人,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数452人,有效提升职教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云南网记者 赵津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