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与古为徒——云南艺术学院中国画临摹作品展”在昆明市超空间举办,并开展了两场社会美育工作坊。本次展览聚焦中国画传统笔墨语言的研习与传承,集中展出81幅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的临摹作品,涵盖宋人小品至元人山水的经典范式,系统呈现了学校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系“临摹—写生—创作”三阶递进的专业培养模式教学成果,凸显了中国画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积累与探索。
首场社会美育工作坊由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书法系教师杜健带领现场观众系统品鉴从宋代至元代的山水画临摹经典。
活动现场,杜健亲自示范山水画的核心技法,展示了如何运用披麻皴、斧劈皴等不同皴法表现山石的各异质感。通过对其笔墨语言与造境的解读,引导公众理解了不同时代山水画在造境理念与笔墨表达上的演变与传承。在“零基础体验沙龙”环节,参与者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山石、树木等经典元素的画法,完成了各具特色的水墨作品。
第二场社会美育工作坊由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本科生杜碧怡引导现场观众步入宋人花鸟画精心营造的微观世界,感受其间的盎然生机与灵动气韵。
导览环节,大家细致品读了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精微与生动;技法示范中,杜碧怡清晰地拆解了白描勾勒与没骨点染的技法,示范如何用一支毛笔,通过力度与速度的变化表现出花瓣的娇嫩与鸟羽的蓬松;体验环节,在杜碧怡一对一的耐心指导下,参与者们逐步学习花卉、翎毛、草虫的经典画法,最终完成了一幅幅花鸟小品。
本次中国画临摹作品展及美育工作坊的举办,既是美术学院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学校履行美育社会责任、坚持以文化人的自觉担当。未来,云南艺术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云南艺术学院 供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