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杨芳:春风化雨育桃李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15:39:21  来源: 云南网-大理融媒

原标题:杨芳:春风化雨育桃李 好习惯好品德筑牢成长根基

在下关八小,杨芳深耕班主任岗位28年,始终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情怀,用爱与智慧为学生培养良好习惯、塑造良好品德,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辰,我要做帮他们发光的人”,这是她常挂嘴边的话,更是她教育实践的生动注脚。

作为班主任,杨芳将“爱的教育”融入日常,以独创的“五心育人法”让教育更有温度:用耐心倾听特殊学生,温柔引导其适应课堂;用细心捕捉成长细节,及时关怀写话中“想妈妈”的留守儿童;用诚心搭建家校桥梁,借《给家长的一封信》推进共育;用恒心守护求知渴望,为康复期学生定制学习方案;用匠心雕琢成长轨迹,为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档案。

杨芳表示,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守护者。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看到,被关注到,被相信、被珍视。

在习惯培养上,杨芳创新推出“智慧管理法”。她将班级管理化为朗朗上口的“成长密码”:课前准备“三件套”口诀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课堂规范“五字诀”让纪律要求变趣味记忆点。推行“自主化+精细化”双轨管理时,她把班级事务拆解为具体岗位,还为每个岗位编写操作口诀——卫生委员记“一扫二拖三消毒,窗台讲台无死角”,图书管理员背“借三还五不延期,破损书籍要登记”,让习惯与责任以童谣形式浸润童心。

杨芳说:“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习惯养成,习惯能终身受用。比如说写的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作为老师、班主任,我非常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

品德塑造中,杨芳坚持“因材施教,实践育人”。她打造“生活技能闯关”体系,一年级教系鞋带、二年级练缝纽扣、三年级办厨艺比拼,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担当;结合学生特长细化班级分工,在岗位实践中培养责任心。她还带学生走进农田、餐馆开展《争做光盘达人》主题班会,追踪食材旅程培养环保意识;组织《红领巾学雷锋》队课,引导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让红色基因扎根;将非遗带进课堂,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杨芳认为,对学生的影响,“身正为范”这四个字在班主任身上体现得要更强一些。作为班主任三观要正,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公平公正。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她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老师的责任就是去帮助他们发光。

教学与关怀上,杨芳的语文课是学生期待的“魔法课堂”——自编谜语激活思维、原创儿歌强化记忆、情景故事深化理解,让知识传递更生动。私下里,她给予学生“父母般”关怀:陪学生跳绳锻炼,为毕业班手写“成长纪念册”,为特殊学生制定“成长护航计划”,失落时鼓励、犯错时教导,她用“第二父母”的爱给予孩子温暖与动力。

下关八小学生王汐说:“我喜欢杨老师的课,每次上课都很有趣,下课我也会找杨老师聊天,她会告诉我们哪个小朋友写的作业好,让我们向他学习,有时候会鼓励我们养成好的习惯。”

28载春秋,杨芳用行动诠释“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教育真谛。学生一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家长一句“遇见杨老师是孩子的福气”,是对她最好的认可。从“小杨老师”到“杨妈妈”,她仍在教育沃土上,用爱与智慧守护更多幼苗茁壮成长。(记者 张益秋 杨振飞)

责任编辑:赵津津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