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基础教育 >> 正文
临翔小学:着力打造临沧现代化教育新地标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2日 16:11:32  来源: 临沧日报

原标题:临翔小学:着力打造临沧现代化教育新地标

清晨的南汀河畔,微风轻拂,草木清香。走进依偎河畔的临翔小学,琅琅书声扑面而来,崭新的教学楼在周围房屋的衬托下显得更加亮眼。

临翔小学于今年9月正式建成投用,并迎来了600名一年级新生。这所由临翔区委、区人民政府倾力打造的高标准、现代化公办学校,不仅有效缓解了主城区学位供给压力,更以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实践探索,为临沧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鲜活动能。

“我们的校园深度融合了人文、科学、生态、智能理念,打造多元现代的教学空间。”临翔小学校长李光祥向记者介绍,临翔小学总占地47.7亩,现代化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一应俱全,还设有AI实验室、3D创客工坊等科创探索中心,以及自然研学花园、气象观测站等实践场所,为学生精心构筑全方位成长空间。

跟随李光祥的脚步漫步至开阔的操场,操场旁“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担当且幸福的人”的标语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李光祥指着标语说,学校秉承“人为本,德为先,学为上”的核心理念,践行“知行合一,向阳生长”的校训,希望能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为既有担当作为,又懂得幸福生活的人。

除了配备齐全的基础设施,优质教育的落地,离不开过硬的师资与课程。为此,临翔小学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实施“市、区名师引领 + 青年骨干培养”计划,以名师丰富的经验和优良的师德、师风引领青年教师成长,塑造了一支卓越的师资团队。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深耕跨学科融合教学,将项目式学习 (PBL)、STEAM 教育理念本土化,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激发创新潜能。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更要自己动手实践、主动探索。”教室里,语文老师杨波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课。拥有23年教龄的杨波,是从南屏小学择优选调到临翔小学的中层干部,当谈及面对全新教学环境的感受,杨波表示,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带着各自的教学经验交流碰撞,自己如同注入了一股“新鲜动能”,加上新学校里配备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教好书的信心和底气也更足了!

时间已近正午,教室外的走廊上整齐摆放着一个个红色的保温箱,里面是为学生们精心准备的午餐。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有序走出教室,拿起碗筷,在老师的引导下排队取餐。有的孩子还穿上厨师服化身为“食堂工作人员”,为排队的同学盛饭添菜,一时间,走廊里满是饭菜的香味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学校的饭菜特别香!”学生杨梓溪捧着饭碗,每吃一口便开心地晃晃头,童真的话语里满是对校园生活的喜爱。

教育不是“独角戏”,而是家校社协同发力的“协奏曲”。临翔小学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设立家长学校、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中心,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以前总担心孩子上学远、学校资源跟不上,现在家门口就有了好学校,既省心又放心。”学生家长胡淑敏笑着说。

新校园孕育新希望。临翔小学将以完备的硬件设施、用心的教育服务,在临沧教育的沃土上续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答卷。(融媒体记者   史敏朱   赵淑萍   杨再国   周文建)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