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站讲台,下车间!23年坚守助力职教学生打造最硬“敲门砖”
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欧阳陵江光荣入选。他以数控为笔,以匠心为墨,用23年的坚守,将职业教育的沃土,深耕成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
职教先锋 以匠育匠
23年来,欧阳陵江从一名普通高职生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不仅攻克多项高端装备制造难题,更培养出一批批闪亮的“匠星”,成为实至名归的“大国工匠之师”。
“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所有奋战在职业教育一线的老师们。”面对荣誉,欧阳陵江这样说道。2002年,作为湖南工院首届高职毕业生,他毅然选择留校任教。“职业教育改变了我这个普通孩子的命运,我也要成为一座桥梁,把技术教给学生,把企业的需求带进课堂。”
比赛促教 科研攻坚
“如果你自认为已经付出了,但还没得到你想要的,那只能说明你付出得还不够。”这是欧阳陵江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也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
他通过参加技能大赛不断提升自己,先后获得湖南省数控技能大赛数控铣工项目和加工中心项目一等奖。2019年,他在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教师职业能力比赛中再获一等奖。在科研方面,他主持了5个省厅级课题,获得3项国家专利。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停留在纸面上,更走进了生产一线,年创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
匠心育人 桃李天下
2018年,欧阳陵江在全省职业院校中率先开设“多轴加工技术”课程。七年来,他培养了200多名掌握该技术的学生,多数已成为航空发动机、船舶制造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他的课堂,不仅是传技授业之地,更是信心重塑之所。不少学生因长期成绩不佳而自信受挫,欧阳陵江独创“拆台阶”教学法——将复杂任务拆解成游戏关卡般的小目标,用企业真实产品作为教具,让学生在完成中获得成就感。“职教学生更需要的是希望和底气,”他说,“一旦点燃他们的内驱力,技术就成了自主追求的乐趣。”
他的课堂也被学生称为“超浓缩课堂”——一年接触20多种新工艺,相当于普通工人数年的积累。在他指导下,学生三获全国复杂部件数控多轴联动加工技术大赛一等奖;培养的学生中,4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获全国技术能手,6人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二十三载如一日的坚守
今年是欧阳陵江在湖南工院的第23个年头。这些年来,他很少度过完整的节假日。从课堂到实训,从教学到竞赛,从企业产品到人才培养,欧阳陵江怀揣热爱之心,一次次超越自己。在他的身上,烙印着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气质。
面对职业教育的新时代,欧阳陵江对青年教师提出建议:“要做‘双师’,既能站讲台,又能下车间。亲手做出符合企业标准的产品,才是职教教师的底气。”而对正在求学的职教学子,他送出诚挚鼓励:“不看起点看终点,技术为王的时代,一门精湛的技能就是你最硬的敲门砖。”
攻关高端装备制造难题
绘就中国制造的脊梁
他的课堂没有差生
只有待琢的璞玉
二十三年坚守
他将职业教育的沃土
深耕成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
来源 | 据育见新闻微信号、视频号
2025年“最美教师”
速递!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
他们,是中国教师“最美”的群像
从保定到且末,他们把讲台站成了故乡
思政课如何让学生爱听?这位“高能量”老师有答案
从塔克拉玛干到念青唐古拉,他在支教路上“催化”希望
她把课堂搬进车间,将生产融入教学
280万字日记,见证他扎根乡村的11年
他的奇妙音乐课,点亮孩子们的梦想之光
他40年如一日,做守护乡村孩子的“红柳”
让数学直击心灵,看这位老师如何以“数”育人 (教育部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