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填补产业技术空白“十四五”,央企科技创新“顶天立地”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06:28:24  来源: 科技日报

原标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填补产业技术空白“十四五”,央企科技创新“顶天立地”

◎本报记者 刘园园

“近年来,国资央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全面践行新型举国体制,以更大的力度集聚创新要素、完善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效。”9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科技成果,可以用‘顶天立地’来形容。”张玉卓自豪地说,“顶天”,就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打造了“深海一号”二期等一批大国重器,建成了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立地”,就是填补了一批产业技术空白,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基础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切实推动了有关产业的安全发展。

不仅如此,张玉卓用“强”“高”“优”来概括“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取得的创新成果。

“强”:研发经费投入连续三年超万亿元

“‘强’主要是体现在创新实力明显增强。”张玉卓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有效汇聚内外部创新资源,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明显提升。

张玉卓谈道,从研发投入看,中央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研发经费投入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投入强度从2.6%提升到2.8%。去年,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1万亿元,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占比8.8%,接近1000亿元投入基础研究。

从科研平台看,中央企业累计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474个,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8个,中央企业牵头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有91个实现重组入列,占全国1/6。

从科技人才看,中央企业拥有研发人员144万人、占全国的1/5,拥有两院院士219名,人才支撑更加有力。

“高”:累计布局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高’,主要体现在创新效能不断提高。”张玉卓表示,国资央企紧紧围绕重大战略需求,构建“融入国家总体部署、组织央企合力攻坚、推动企业主动突破”的三层联动攻关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他举例说,国资央企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牵头或者参与22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承担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60%的标志性产品研发;加快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在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领域,累计布局策源地97个,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与此同时,国资央企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方向,与80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企民企,共同开展研发攻关;主导产学研融通创新,牵头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479家,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5万个。

“优”: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搞创新

“‘优’,主要体现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张玉卓表示,在工作上,国资央企倡导“紧密协同、上下贯通”,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他补充说,一方面,不断强化“激励赋能”,对重大科技成果实施考核加分,对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给予“一票晋级”,累计推动近1000户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分红等激励,决不让作出成绩的科技人员只当“幕后英雄”。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松绑减负”,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自主权,健全尽职合规免责机制,让科研人员真正放开手脚、心无旁骛搞创新。通过这些举措,中央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更加充沛。

“面向‘十五五’,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紧迫意识,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为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张玉卓表示。

)(刘园园)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