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路桥梁片制造有了“数智帮手”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06:27:34  来源: 科技日报

原标题:路桥梁片制造有了“数智帮手”

作业人员正在捣固T梁混凝土。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何 亮

8月16日,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许州镇,随着最后一片T梁浇筑完成,G5京昆高速广绵段扩容项目智慧梁场(以下简称“广绵智慧梁场”)全部完成5753片T梁预制任务。

“从去年1月开工至今,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5000余片T梁预制生产,换作传统梁场根本无法实现。”该项目建设方、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智军说。

从“不可能”变为现实,背后是“数智帮手”。广绵智慧梁场以T梁智慧生产线、钢筋自动绑扎生产线、智能张拉机器人等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流水线大显身手。“智慧注入带来了效率和质量的同步跃迁,实现了降本增效、提质增速,整个梁场生产总效率提升近100%。”刘智军说。

“两纵一横”降本增效

“智慧梁场布局有T梁智慧生产线、混凝土配送中心、钢筋配送中心、智慧控制中心等。”该项目负责人、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经理左陈森说,广绵智慧梁场负责生产、架设G5京昆高速广绵段扩容项目相关标段34座主线桥梁、27座行车天桥及匝道桥梁所需的T梁,面临产品工艺复杂、时间紧、任务重等挑战,智能化装备的应用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走进广绵智慧梁场控制中心,巨大的屏幕上显示着数字孪生的虚拟梁场,仿佛把现实中的梁场“搬”了进来。作为智慧梁场的“中枢”,项目经理部以三维模型结合数字定位系统,实现了对梁场各施工工序的动态监测和集中管理。

“在遍布智能设备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中,最引人瞩目的亮点莫过于‘两纵一横’。”左陈森介绍,“两纵”中的“一纵”为钢筋自动绑扎生产线,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无人化作业,单个钢筋笼的加工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5小时;“二纵”为自动模板生产线,采用固定式横移液压模板,可实现一键开合模,工效提升25%;“一横”则是指T梁混凝土水平皮带输送系统,通过上层固定水平皮带、下层伸缩皮带,将混凝土智能输送至相应布料机内,具有效率高、故障率低、维护简便等优点。项目还引入了自动张拉机器人和智能压浆机,将每片T梁从张拉至压浆的工序时间由28小时缩短至4小时。

智慧生产打通“堵点”

目前,广绵智慧梁场共有25米T梁生产线10条、40米T梁生产线4条,设计制梁能力每月可达350片,最大存梁能力达128片。

“智慧梁场首片T梁顺利浇筑后,借助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其最高制梁产量每月可达410片。”该项目总工程师李志祥说,为确保梁场智能设备稳定顺畅运行,项目团队自主研发、改进多项关键智能制造设备。

为提升钢筋自动绑扎生产线效率,项目团队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改进生产工艺,实现了从钢筋下料、弯曲成形到焊接组装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在钢筋绑扎方面,我们在全国首创‘钢筋组合片体+节段安装’生产方式。通过‘单线’改‘多线同步’的操作模式,我们将加工效率提高近50%、钢筋笼整体施工效率提高37.5%。”李志祥说。

在梁片养护过程中,智慧梁场一改人工洒水养护流程,通过设置全封闭式养护棚,采用数控等离子雾化养护系统,根据温湿度变化自动进行养护作业。

尤其在冬季,棚内可采用蒸汽保温养护,具有密封性好、保温性好、保湿性强的优点,为梁体养护效果提供良好保障。

据了解,广绵智慧梁场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以及多项行业、局级新型工法。(何亮)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