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洱源县——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洱源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强化人文关怀,全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落到实处。
强基础,筑牢教育发展根基。深入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投入教育资金1.4亿元,新建校舍10栋7840平方米、运动场1600平方米,特殊教育学校揭牌成立实现招生,填补县域特教资源空白。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新添智慧黑板230套,配齐配足102所中小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及12所初级中学英语听力口语考试机房设施设备,引进智学网进行评阅卷,发挥智慧课堂的作用。同时,结合城镇化进程和人口流动趋势,完成校点撤并23个、中心完小撤并5所,停办民办幼儿园8所,新建幼儿园2所,恢复洱源一中初中部招生。实施教师队伍补充、素质提升行动,三年累计招聘录用中小学教师185名,开展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培训15061人次。校园护学岗、封闭式管理、一键式报警装置达标率均达100%,洱源县第二幼儿园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二等幼儿园”。
提质量,打造优质教育生态。大力推进教育提质扩优,组建9个基础教育集团,洱源一中、洱源二中集团化合并办学。深化上海交大托管帮扶机制,开设洱源一中“思源特班”“珍珠班”,2025年全县高中上特控线91人,创近十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最好成绩。着力建强教师队伍,以“青蓝工程”为载体,采取“1+N+X”结对帮扶模式,遴选优秀导师400余人,帮扶青年教师645人、学生1368人,设立洱源县一级校长工作室1个,8人被认定为省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县级骨干教师评选认定419人。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组建398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创新开展“行走的生态课”活动203场次,参与师生4.6万余人次。认真实施“壮苗行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开齐开足体育课、美育课、劳动课,把课间休息时间调整为15分钟,以体教融合和艺术展演为抓手,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和美育熏陶,让教育不仅有“分数”更有“温度”。
暖人心,厚植教育人文关怀。深入推进“护校安园”“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安全告知书》12万余份,开展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宣传教育等活动4490场次,受益学生8.1万人次。建立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采取“支部组织、党员带头、教师参与”方式,全力抓实留守儿童等8类重点对象学生的心理危机定期排查和帮扶教育工作,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30场次,培训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员119名,建成93个心理健康咨询室,2025年春季学期为17556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1317.4525万元。成立“学生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恳谈会,畅通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的沟通渠道,着力解决学生、家长反映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和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进“双减双升”工作,切实加强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为广大中小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维护学生身心健康。(通讯员 杨学坤 李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