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临翔区健全校园科普体系——让科学之光照亮每一双眼睛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17:09:51  来源: 临沧日报

原标题:临翔区健全校园科普体系——让科学之光照亮每一双眼睛

图为孩子们与机械狗互动。

从城区校园到山村课堂,临翔区把器材、课程、教师培训、赛事指导一并送进各类学校,机器人、天文望远镜、无人机让学生们从“看热闹”到“动手忙”,把科普做成一张没有边界的“网”,让校园科普真正扎下根。

坐落于半山腰上的章驮乡邦福小学,曾经“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是全部家当。2023年9月起,临翔区科协携手“临沧丁丁优课”团队,每月驱车数十公里,把电脑、机器人和一堂堂趣味编程课送进大山。两年间,1156公里的往返里程,960分钟的授课时长,824人次的帮扶记录,在孩子们心里埋下“科技强国”的种子。

邦福小学学生沙国敏第一次看到科普展具,看着电子狗在面前移动,像有魔法一样会跳舞的回形针,科学对她而言不再只是枯燥的概念,而是充满了吸引力。她兴奋地对老师说:“这太神奇了!我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当科学家,为家乡做贡献。”

今年5月19日,“趣科普·智同行”携手“萤火虫计划”乡村科普百校行云南临沧站首站活动在忙令小学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勇把银河“搬”到孩子们眼前。当天,2600余名师生在VR里“登陆”火星,在画纸上描绘宇宙,在教室里组装火箭模型。

“过去是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如今是孩子们围着老师追问‘为什么’。”忙令小学科学教师俸智楠,今年与同事们接受了天文望远镜操作培训——这是临翔区科协“强师资”计划的一部分。3台天文望远镜、6台VR设备、成箱的机器人套件被送进3所学校,与之配套的是“怎么用、怎么教、怎么赛”的系统培训。南屏小学、前进小学开设人工智能构建小课堂,进一步深化科技人才培养。

科学的种子一旦发芽,便以惊人的速度生长。在刚刚落幕的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临翔区学子张祥龙勇夺小学组个人飞行赛一等奖,临翔区在该项高水平赛事中实现历史性突破;27名学生在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云南赛区、第9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云南省赛)、第39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摘得一、二、三等奖16项……这一个个奖项背后,是一颗颗科学种子在茁壮成长。(张云凤 罗纬 陈天飞 杨学勇 龙春威)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