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贵州贵阳南明区:为大数据产业培养更多人才
光明日报记者 陈冠合 吕 慎
日前,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的南明大数据产训基地实训教室里,青年学员小李专注地盯着屏幕,手指在数位板上快速移动,一个三维模型逐渐成型。一旁的南明智慧产业服务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玉春向记者介绍:“我们的实训硬件、实训资源都是‘双高水准’,确保学员毕业即可上岗!”
近年来,南明区抢抓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紧盯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一硬一软”两大产业,着力构建新型数字化产业集聚区。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何为大数据产业培养更多人才?
“要精准匹配市场需求!”南明大数据产训基地里,文案策划、直播选品、后台控制,学员们正在模拟直播带货的全流程;灯光变换,60个机位的高精度动捕系统捕捉学员的动作,实时生成三维动画……
作为南明区重要的产业聚集与人才孵化基地,该项目总投资2.42亿元,规划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基地结合行业发展方向,建设了数字动画、虚拟现实技术、影视特效、新媒体视觉设计等30多个细分门类的产训内容,有效拓宽了大数据人才培育渠道。
南明大数据产训基地通过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将企业的前沿技术、实战案例与教育资源无缝对接。“我们形成了完整的数字技能人才培养链。”谢玉春说,基地打造出包含动作捕捉中心、XR虚拟拍摄厅、数字应急救援实训等现代化实训场地,培训学员总人数达400余人。
以产业为导向,南明区持续夯实大数据人才根基,同时积极提供政策引导服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人才拥抱数字经济提供更广阔舞台。
“‘科技创新券’怎么申领?”“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啥材料?”最近,一场科技政策宣讲会(大数据领域)在南明区亚太中心举行。
“我们针对大数据企业提出的需求,‘一站式’解读并帮助大家精准把握政策红利。”南明区五里冲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说。宣讲会现场,来自贵阳市技术市场协会、南明区科技局和南明区大数据局的负责人详细解读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政策。
贵州中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是相关政策受益者之一。2024年底,这家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企业,在南明区的引导和推荐下,申报了“贵阳市中汇法律文书智能解析专家工作站”,获贵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牌。
“有了好平台,我们人才吸引力更强,创新动能更足!”公司总经理夏永平介绍,目前公司有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百余人,成员多来自知名高校和行业领先企业。企业自主研发的“文书智析AI智能司法辅助平台”已为全国检察官提供数十万字智能提示,构建辅助“小助手”120余个,辅助处理案件500余件。
数“聚”人才,产业动能更加澎湃。2022年至2024年,南明区累计新增大数据人才4300余人。2024年,“南明新型数字化产业集聚区”获评“贵州省软件名园”,全区规上数字经济企业达34家。2025年上半年,南明区规模以上互联网和软服收入增速16.5%。
夜幕降临,南明大数据产训基地的教室灯火通明,望着正在学习模型制作、动画制作、特效制作等课程的新一批学员,谢玉春满怀信心:“我们将继续壮大人才储备力量,朝着数字内容制作、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迈进,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7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