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基础教育 >> 正文
书林二小教育集团西苑校区开展“数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学说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 11:51:02  来源: 云南网

近日,西山区书林第二小学教育集团西苑校区联合新华中心学校开展了“数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学说题活动。全校各年级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自主练习—校内海选—校级展评”三个阶段,让数学思维在“说题”中碰撞火花,让语言表达与逻辑能力在实践中稳步提升,为数学学习注入了别样的活力。

随着新课标对“三会”核心素养要求的深化,如何让学生从“会做题”转向“会思考、能表达”,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为此,学校教研团队联合西山区新华中心学校数学组教师,决定以“数学说题”为载体,以“传统文化浸润”为起点,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数学教学活动,特别鼓励学生将数学问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文化认同与学科融合意识。

自主践行:分层练习,深化文化关联

在自主练习阶段,数学组依据“学段分层”原则提供梯度题库,确保不同年级学生均能结合传统文化素材开展说题训练。1—2年级围绕“传统益智玩具”,组织学生用七巧板拼出“亭台楼阁”传统图案,并说清“用了哪几种图形”“图形拼合关系”;三至五年级组“说题小组”聚焦“传统工艺、古代名题”类题目开展互评,在“剪纸对称图案”课程中,学生需先讲解“剪纸非遗”,再分析“对称轴数量”。通过这一方式,数学组教师发现,学生说题时的“文化关联度”与“逻辑清晰度”显著提升。

校内海选:层层选拔,凸显文化特色

在“校内海选”阶段,涌现出不少令人惊喜的“文化说题”片段。一位五年级学生在讲解“鸡兔同笼”问题时,不仅清晰地表述了解题步骤,还主动提及该问题出自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并生动地模仿古人思考方式进行分析,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五年级一位学生在分析一道与节气相关的数学题时,将夏至晷影计算与数学测量知识相联系,一边绘图一边解释:“正如《周髀算经》中所记载的,我们可以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推算不同节气的日影长度……”流畅的表达和文化的融入,让数学说题更具深度与韵味。

校级展评:巅峰对决,绽放双维风采

不少小选手在说题过程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有的借用“曹冲称象”的故事讲解等量代换思想,有的结合传统建筑中的对称美学分析几何图形的性质,还有的利用二十四节气安排中的时间序列问题,阐述周期与统计知识。这些精彩表现,不仅体现出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更展现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据介绍,对学生而言,数学说题需达成“能用数学语言清晰表达解题思路、能通过说题深化逻辑思维、能将说题融入日常学习”三大目标;对教师而言,需实现“更新教学观念、拓展教研思路、探索趣味教学方式”的提升。 

数学说题,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思维训练、一种能力培养。书林二小西苑分校将继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融入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说题”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助推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说”中悟理、在“思”中成长,真正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云南网通讯员 盘梅 卢慧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