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组织西南林业大学“生态屏边·科创林砂”科技创新研学团队一行赴屏边县新现镇期咪村林下砂仁种植示范基地开展活动,为农户带来了适配屏边生态的砂仁新品种。作为屏边县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挂牌成立后的“开门红”,此次活动也标志着屏边县砂仁新品种改良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为砂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屏边县山林资源丰富,砂仁种植是农民重要收入来源。但长期以来,砂仁种植存在品种老化、技术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和农户增收。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聚焦农民需求,通过联合西南林业大学科研力量,为屏边县砂仁产业“把脉开方”。
西南林业大学的师生们深入林间,详细了解土壤、气候及现有砂仁品种的生长情况,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并记录下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同时,师生们还带来了砂仁新品种“云砂8号”,并向当地种植户发放2000株种苗。“云砂8号”是西南林业大学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实地调研后,筛选出适宜屏边县仿野生林下种植的新品种,技术人员现场讲解该品种砂仁的生长特性、种植技术要点,指导大家科学种植,为后续的品种改良和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这次科技服务站和大学师生带来了新品种,还手把手教技术,这是给我们送来了‘致富苗’。”种植户笑着说,“相信有了科学的指导,咱们的砂仁一定能长得更好,卖得更俏,这日子肯定越来越有奔头!”
此外,作为科技服务的“桥梁纽带”,屏边县科协积极发挥作用,精准对接西南林业大学、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的专家,深入基层一线,推动科技资源下沉,让专家与农民“面对面”。屏边县科协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组织优势,全力保障专家开展技术指导与科研试验,同时推动更多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层服务站合作,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需求,破解技术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屏边县的砂仁产业藏着农民的‘钱袋子’,也连着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我们带着新品种、新技术来到这里,不是一次简单的调研,而是屏边县砂仁品种改良的‘第一锹土’。”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王站长表示,作为屏边县砂仁品种改良的开端,服务站将以此为起点,以西南林业大学的科研实力为支撑,持续扎根屏边,跟踪新品种生长、攻克技术难关,护航产业升级,让科技红利真正扎根田间地头,让改良后的砂仁成为屏边农民的“金果果”。
屏边县科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