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的作词是谁?”“田汉!”“作曲呢?”“聂耳!”8月26日晚,在孩子们清脆而响亮的回答声中,“号角嘹亮,为国而歌——田汉、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宣讲暨《号角》图书分享会在2025春城书市拉开序幕。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坐在台下,伴着浓浓书香,共同聆听一段跨越九十年的红色故事,开启一场别具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现场,田汉先生的侄女、知名国歌文化大使田伟,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玉溪市聂耳和国歌研究会会长时遂营,玉溪聂耳小学党委书记、云南省特级教师杨翠英,以及晨光出版社编辑、主持人李彦池围坐一堂,展开了一场多视角、深层次的访谈。他们从家族记忆、学术研究、教育实践及出版传播等不同角度,生动讲述了田汉与聂耳的故事,解读了国歌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与历史意义,并分享了在校园内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国歌精神的宝贵经验。通过他们的讲述,现场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救亡图存的年代,深刻感受到国歌背后跨越时代的精神力量。
“一位湖南人与一位云南人,用音乐完成了一次伟大的相遇。”田伟的声音温柔却坚定,她并未携带厚重的讲稿,而是以家族记忆为线索,深情讲述了田汉、聂耳这两位伟大艺术家的创作情谊与革命精神。“他们就像暴风雨中的呐喊者,将音乐化作武器、当作号角,攻击敌人、唤醒民众。他们联手创作的《码头工人歌》《扬子江暴风雨》《开矿歌》等作品,深深扎根于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用艺术的力量点燃了人们心中的抗争之火。他们用激昂澎湃的音符与文字,将民族的苦难、百姓的期盼和抗争的决心紧紧交织,最终凝聚成了《义勇军进行曲》!”
讲至动情之处,田伟又以一个真实故事,生动展现了艺术如何直抵人心、唤醒民众。《扬子江暴风雨》在上海公演时,聂耳饰演码头工人,田汉之子田申扮演他的孙子小栓子。“当一颗子弹打到小栓子身上时,聂耳先生抱着小栓子痛哭道:‘小栓子、小栓子!’看到这一幕,坐在下面的田申先生的妹妹信以为真,大声地喊,‘我的哥哥被打死了,把日本鬼子赶出去!’”一句话瞬间点燃了全场抗战热情。她动情的讲述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当时民族危亡的紧迫与全民抗战的激昂情绪。
这段鲜活的叙事,不仅让现场观众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更揭示出文艺作品何以能成为时代号角的深层缘由。时遂营深有感触地说道:“《义勇军进行曲》46秒的庄严旋律背后,是无数人用热血与忠诚铸就的爱国信仰,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不屈心声。田汉先生的词慷慨激昂,聂耳先生的曲铿锵有力,字字句句饱含民族气节,传递抗争决心。正因如此,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要高唱国歌,要讲好田汉与聂耳的故事,要让这声穿越历史的号角永远嘹亮!”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更赋予这场活动特殊的历史意义。
谈及国歌诞生背后的动人细节,主持人李彦池也表示,《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藏着先辈“以文艺为枪”的赤诚。“当时田汉先生已被捕入狱,却在狱中偷偷写下歌词,想尽办法传递出来,这份在绝境里仍不忘‘唤醒民众’的坚持,是他对党的赤诚,也是对国家与民族的担当。而聂耳先生拿到歌词后,立刻投入创作,用铿锵旋律把文字里的抗争力‘炸’了出来,他们俩就像大家说的,一个以笔为刃,一个以音为炮,联手造出了最有力量的‘精神武器’。”
随后,田伟从国歌传承的角度补充道,青少年更要常唱国歌,记住每一段旋律、唱准每一个音符,在国歌声中与先辈对话,让“前进!前进!前进!进!!”唱到心坎里、融进行动中。
先辈虽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从未褪色。活动现场,众人又以长篇儿童叙事诗《号角》为载体,再次重温那段热血历史。时遂营以《号角》为引,率先讲述聂耳与家乡云南的深厚联结,并感慨道:“云南的大山教会他坚韧,家乡的旋律给了他力量。”
而这份植根于故土的文化基因,在玉溪聂耳小学得到了生动延续——“我们以‘聂’字设计校徽、创作专属校歌,在聂耳纪念日举行必演节目,还会组织学生到聂耳古街、聂耳纪念馆担任讲解员。”玉溪聂耳小学党委书记杨翠英分享了学校的创新实践,“我们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用画笔描绘聂耳、用歌声传唱聂耳,在‘画聂耳、讲聂耳、演聂耳’的过程中读懂先辈。通过沉浸式实践,让青少年不再是文化的旁观者,而是成为家乡精神的传承者,也让爱国主义教育有了具体可感的落脚点。”
活动让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在舞台上绽放出绚丽的花。座谈结束后,来自五华区红旗小学、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云波小学的学生代表身着整齐的校服,精神抖擞地登上舞台。他们深情朗诵《号角》节选篇章,清澈响亮的声音在夜空中久久回荡。
夜渐深,舞台旁的人群却久久不愿散去。孩子们或手捧《号角》请田伟女士签名留念,或围绕在嘉宾身旁拍照合影;家长们则聚在一起,细数这场活动带来的收获。
“让我们期待,《号角》的琅琅诗行能引领更多青少年读懂田汉和聂耳、读懂历史,让国歌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嘹亮!”分享会虽落幕,但国歌的故事、先辈的精神,早已在青少年心中扎下深深的根,持续回响、生生不息。
【延伸阅读】
《号角》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何南创作,是人民日报出版社与晨光出版社重点策划推出的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一部写给当代中国青少年、深情礼赞“聂耳精神”的主题出版佳作。该书作者何南以诗意的笔触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通过20个精炼章节,展现了聂耳在风云变幻、山河破碎的岁月里,以音乐为利剑,刺破黑暗的夜空,唤醒沉睡的民众;以音符为火种,点燃人们心中的希望,引领他们走向光明未来的感人历程。
该书采用“纸质出版+AI插画+有声书”全媒体融合出版形式,通过智能算法再现历史场景,由表演艺术家张凯丽、朗诵艺术家张宏倾情献声,生动展现聂耳以音乐唤醒民族觉醒的光辉历程,成为推动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范例。
云南网记者 王静姝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