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师生深刻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7月9日,2025年“云岭师生说”理论宣讲优秀作品交流展示暨观摩活动在昆明学院洋浦校区音乐楼实践教室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主办,昆明学院、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承办,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新华书店协办。活动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为主题,聚焦创作推出新时代优秀理论宣讲作品,不仅通过丰富多元的现场展演为全体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理论盛宴,更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吸引了全省师生的广泛关注。
经过前期各单位的精心组织和层层选拔,共有30个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登上此次展演舞台。活动现场,来自全省各院校的师生以饱满热情投入展演,他们打破传统宣讲的单一形式,通过演讲、快板、歌剧、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真挚的情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盛宴。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不仅展现了我省高校理论宣讲的丰硕成果,更让理论走出书本、贴近生活,真正实现了“接地气、入人心”的传播效果。
其中,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三位老师带来的《从云岭思政“第一金课”解码教育家精神》,以“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的三堂经典课为切入点,通过深挖农加贵、张桂梅、朱有勇三位教育者的坚守与担当,解码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尤为巧妙的是,她们还将演讲内容改编为快板,朗朗上口的节奏让理论宣讲入耳入心,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昆明学院带来的小歌剧《中国有座景迈山》,以景迈山的发展变迁为线索,通过演员们的真情演绎,展现了当地群众对景迈山的守护,更生动诠释了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呼吁青年学子回乡建设的情节引发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云南民族大学学生带来的《当00后遇上800岁傣纸》,则以感情充沛的讲述,串联起800年傣纸技艺的传承故事,当古老非遗遇上年轻一代,不仅让这项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更让观众看到了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融合的可能,为理论宣讲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各参赛作品紧扣时代脉搏,以“青言青语”“师言师语”将深邃理论转化为鲜活故事,体现了高校理论宣讲的创新活力。经过严格筛选,最终,《从云岭思政“第一金课”解码教育家精神》《当00后遇上800岁傣纸》《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获面对面宣讲语言类一等奖,《中国有座景迈山》《那时,此刻》获面对面宣讲文艺类一等奖;《云咖升“咖”路——一颗豆子书写的高质量发展醇香答卷》等7部作品获面对面宣讲语言类二等奖;《穿越时空的红色传承》等4部作品获面对面宣讲文艺类二等奖;《石上镌刻初心:凤羽砚刻里的文化根脉与时代担当》等9部作品获面对面宣讲语言类三等奖,《云岭新光》等5部作品获面对面宣讲文艺类三等奖。此外,活动还评出视频类一等奖3部、二等奖5部、三等奖8部;音频类一等奖2部、二等奖3部、三等奖4部。
思想的火炬需要代代相传,理论的光芒需要时时擦亮。此次活动为全省师生搭建了一个共学、共研、共讲、共践的理论学习交流平台,选手们用声音传递信仰、用宣讲凝聚力量,生动展现了云岭师生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未来,各院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在学习中坚定信仰、在传播中凝聚共识、在实践中勇担使命,自觉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云岭大地持续绽放光彩。
云南网记者 王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