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医科大学检安生物团队传来突破性研究进展:针对全球70%以上源于野生动物的新发传染病,结合云南作为生物多样性大省面临的严峻跨种传播风险等问题,该团队依托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创新并优化了高风险病原体的检测体系。
该方法可在单次反应中实现同步检测多种病原体,突破了传统单病原单检的局限性,并且让检测效率较现有方法提升了四倍。据了解,该团队已在云南全省6个州(市)的20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立了监测网络,共检出27种共计312例病毒阳性样本,产品准确率高达95%。
目前,该团队已开发鸟类、野猪等4类野生动物检测试剂盒,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试点应用中展现出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优异性能。此外,达到低浓度样本符合率90%,2—8℃储存有效期达21天。
据介绍,该团队由学校本科生组成,负责人刘琪曾参与省级课题1项、校级大创2项,发表相关专利与论文,已加入传染病与分子病毒课题组,课题组由昆明医科大学校长夏雪山教授牵头,围绕“传播源头-媒介-易感人群”开展病原生态和传播等研究。
目前,该项目获1项专利申请受理,获政策、科研等多方面支持,未来将推动建立行业标准,助力构建生物安全防线。
云南网通讯员 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