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共建研究院——打破学科壁垒,求解未来发展难题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02:51:17  来源: 科技日报

原标题: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共建研究院——打破学科壁垒,求解未来发展难题

【教育传真】

◎本报记者 张盖伦

“今天的‘想象力’,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创造力’、后天的‘生产力’”。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仪式上,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谈起了想象力的重要性。他表示,想象力存在于人类一切创新创造活动中,它超越时代局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架设了桥梁。“我们要为年轻一代放飞想象保驾护航。”施一公说。

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由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中国人民大学和致力于自然科学领域基础前沿创新的西湖大学联手打造,是国内首个聚焦未来人类发展前沿议题的跨学科研究平台。

该平台旨在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探索未来人文、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前沿议题,鼓励全球青年开展“未来预演”,形成“学术理论的科幻片”式思想成果,打造国际一流的未来人类研究高地,为应对全球化挑战、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与创新解决方案。

“胸怀世界、畅想未来、造福人类发展是当代年轻人的神圣使命,在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这个舞台上,空间无限、畅想无边、创新无止境。”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期待研究院当交叉研究的“探索者”,以学术创新力“敢闯敢试、引领未来”,催生颠覆性技术,产出更多“从0到1”的突破;建广聚青年的“强磁场”,鼓励青年自主定义问题、探索路径、绽放思想、开展研究、产出成果,以青年创造力“自主探索、把握未来”;筑人类文明的“思想极”,以思想引领力“融通中外、共创未来”,不断贡献标识性成果、原创性理论、前瞻性洞见、变革性技术和建设性倡议,推动全球青年携手畅想、共同书写人类未来的壮丽篇章。

“它真正让学生挑大梁、唱主角。”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院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由两位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和西湖大学的博士生担任执行院长。

“我们希望全球青年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思考和未来人类相关的话题。只要你有好的想法,都允许你去探索。如果遇到问题,需要资源,我们老师会提供指导和帮助。”汤超表示,这样的探索也可以培养青年的责任感。未来是青年的未来,他们现在就要开始设想他们想要什么样的未来,要解决什么问题。达成共识,也就有了对话与合作的基石。“这不仅是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汤超强调。

在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学科交叉范围更广、深度更深,在汤超看来,这更有挑战性,也更有意思。“做学科交叉的要义,就是不要设限,思考问题时,不要从‘我是哪个学科’出发,而是从‘如何解决问题’出发。不同学科的学者要经常对话,了解对方的学科语言。”汤超说。

多位来自高中和高校的学生代表也作了主旨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代表林逸航表示,未来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未来如何,取决于青年们今天如何思考、如何行动。“黄金时代,不在我们的想象中,在我们手中。”她说。

当天,研究院还面向全球发布了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的“未来人类十大议题”。(张盖伦)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