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连高新造”机器人进厂“打工”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5日 09:47:14  来源: 科技日报

原标题:“大连高新造”机器人进厂“打工”

◎本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杨景怡

当前,智能机器人正在加速渗透各行各业。大连高新区企业针对智能机器人的市场需求,研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不断开拓智能巡检、柔性制造、医疗辅助等新市场。一批批“大连高新造”机器人进厂“打工”,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为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智”造低空飞行器

科技日报记者日前走进大连高新区,在大连坤达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坤达自动化”)看到,技术人员正在测试多功能复合型移动机器人的稳定性。面对目标物品,机器人的手指可以做到抓取自如。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这个机器人是坤达自动化的明星产品,它有着聪明的“大脑”、敏锐的“眼睛”和灵巧的“手臂”,已在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等领域,以及高校院所实验室等场景中大显身手。

坤达自动化是一家瞪羚企业,专注于先进移动协作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集成。该公司生产的智能机器人适用于柔性制造和不适宜人员作业的应用场景,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完成生产线中上下料、精密装配、特种巡检等任务。

目前,坤达自动化聚焦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成功研发了低空飞行器总装数字化装配生产线、移动数字化测量系统等,并在低空飞行器的研制中开展了创新应用实践,为低空飞行器制造插上数字翅膀。

“我们正在参与重载无人货运飞机——白鲸航线W5000的总装生产,为该航线一期项目研发了整套飞机总装生产线系统,其中包括飞机各组件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和自主开发的智能制造软件等。”坤达自动化总经理陈英伟介绍,公司正积极参与构建低空物流航线,接下来将会为白鲸航线二期项目规划完全智能化、无人化的飞机生产线,建成后将具备年产超百架飞机的生产能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度布局航空航天智能制造领域,立足低空经济产业链,与高校协同创新,利用复合式机器人技术打造出更具价值的智能机器人。同时,我们将自主研发核心运动控制器,为低空飞行器制造装备安装国产化‘心脏’,引领制造端快速发展迭代。”陈英伟说。

智驭高难度作业

在实验室里,机器人能够自主分析光谱、调配化学药品、进行切割操作并将样品送检……这是大连大华中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中天”)研发的协同机器人,它既是“药剂师”也是“化学家”。

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业务的大华中天,致力于实现智能柔性生产以及智慧生活。该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3C产品(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医药、食品、物流、康养助老等行业,包括面向教育领域的智能机器人教育实训系统、面向工业机器领域的硅片传输机器人等。

大华中天创始人杜宇告诉记者:“各行业对智能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生产的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复杂性高、危险系数大的工作,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如今,机器人黑灯实验室并不少见。然而,如何将由多个机器人集成的实验室核心功能进行小型化设计,使其部署于医院,完成那些存在放射性危害的工作?这是大华中天正在努力攻克的难题。“我们正与大连理工大学相关科研团队协同攻关,希望研发出能为患者拍CT的机器人‘医生’。”杜宇说。

这一研发方向,正契合大连高新区推动智慧化转型的方向。大连高新区将持续助力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企业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应用,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张 蕴 杨景怡)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