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小学科学类教材高质量建设研讨会在京举办
光明网讯(记者 丛芳瑶)近日,中小学科学类教材高质量建设研讨会议在京举办,多位院士、专家学者、教材主编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集中研讨《中小学科学类教材质量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并就加强中小学科学类教材高质量建设进行深入交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受教材局委托,组建了包括10位院士在内的专家团队,对涉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5个学科共57套376册教材,涉及普通高中数学、地理(含地理图册)、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7个学科共44套287册教材分阶段展开质量分析工作。
会上,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成员、副所长莫景祺详细介绍了《框架》的应用价值。他指出,《框架》的研制,有助于发挥教材质量标准框架的引领作用,引导中小学科学类教材质量的持续提升,推动中小学各学科教材质量行业标准建设。对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框架》可作为指导中小学科学类教材建设,实施教材质量提升的参考依据;对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框架》不仅能为中小学科学类国家课程教材选用和使用监测提供参考依据,还可指导中小学校开发科学类校本课程和实施科学类实践活动;对于相关教材编写出版单位来说,《框架》有助于增强编修科学类教材和开展中小学科学类教材研究的导向作用。“《框架》研制工作坚持立足科学教育视角、以诊断改进为目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共性与特性相统一的原则,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变化、新理念、新要求,以及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莫景祺说。
据了解,《中小学科学类教材质量标准框架》包括“育人导向”“知识体系”“能力培养”“适教宜学”和“兴趣提升”等维度,全面覆盖了中小学科学类教材质量标准的各个方面。整体《框架》的研制旨在引导教材编写更加符合科学教育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会议现场,几位专家分别就加强中小学科学类教材高质量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各科教材主编及相关负责同志也就如何进一步使用与完善《框架》、优化中小学科学类教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高度肯定了《框架》的研制思路和意义,认为中小学数学教材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教材设计,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陕西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房喻强调了中小学科学类教材对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应注重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素养培育,重视人工智能对知识教学的深远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结合《框架》研制和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谈到了科学类教材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开展跨学科融合教育,提高各科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他表示,教材是传承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必须确保其内容准确、科学、适宜。人民教育出版社原总编辑、编审韦志榕提出,科学类教材要用好《框架》这把贯彻科学教育思想、衡量教材科学性的尺子,应处理好问题导向与前瞻指引、共性要求与学科特点、夯实基础与鼓励创新这三对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王莉萍结合教学实践,对《框架》的使用提出了看法。她认为,教材应明确定位,适教宜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编审赵占良结合生物学教材的特点,就如何贯彻《框架》的理念和要求提出了具体建议。他强调,新时代中小学科学类教材的编写应坚持科学性、适宜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展示自然之美和科学之美,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顾建军则从技术与工程教育的角度,谈到了教材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教材应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和实践应用,深化科学属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会议最后,教育部教材局有关负责同志充分肯定了《框架》的研制工作和与会专家的积极贡献,强调中小学科学类教材是推进科学教育的重要根基,必须以高瞻远瞩、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中小学科学类教材建设工作。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和《中小学科学类教材质量标准框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中小学科学类教材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