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青少年营造清朗的阅读环境
朱昌俊
低质化的“野史”书籍伪装成“教科书”进入阅读市场,值得各方高度警惕
近日,网络上有多名家长举报,称孩子阅读的“课外历史书”《野史》掺杂大量恶俗网络用语,并且出版方还将该书仿造成教科书模样,“远看真假难辨,我还以为孩子真在看历史书。”
根据家长反馈的线索,媒体记者在一家头部电商平台看到,该本《野史》商品链接的标题里带有“必修”“教科书”等字样,这些书籍封面则印有“义务教育教科书”字样,开卷页还写着“见证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瞬间”等内容,粗略一看,会让人误以为真的是史书。但实际上,内里却是错误百出,还存在故意歪曲历史、将严肃历史低俗化呈现等多个问题。而有商家表示,此书是彩打版,并非正规出版物,也没有作者署名。
显然,如此粗制滥造的所谓“野史”书刻意包装成“教科书”的模样在网络平台上大行其道,给家长和青少年带来误导是双重的。一方面,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必修课”“教科书”而购买。数据显示,仅某电商平台上,这些销售同款书的商家就多达12家,销量较好的商家显示已售2000+,最近24小时内就有超500人购买。连正规出版物都算不上的“野史”竟然成了畅销书,由此说明给消费者带来的误导不容低估。另一方面,其内容各种“胡编乱造”,故意歪曲历史、将严肃历史低俗化,也很容易给青少年带来误导,不仅传播错误的历史知识,甚至会对价值观产生影响。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般低质化的“野史”书籍伪装成“教科书”进入阅读市场,都值得各方高度警惕。
当前,随着青少年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阅读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但此事再次提醒,对于阅读市场的规范依然需要高度重视。如最让人诧异的是,这般严重“不靠谱”的书籍为何能够在平台上得以光明正大地销售?正因为其标榜“教科书”,理当有更严格的审核把关,以防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毕竟,教科书的质量要求本身更高,对于任何以教科书名义出现的书籍,相关平台应该更加重视把好“入口”关。
同时,面对图书市场的“鱼龙混杂”,相应的市场监管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要通过有效的市场监测,强化对平台的监督,最大限度压缩这些“问题”书籍上市的空间。此外,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和购买课外读物时也应该多些审慎,切勿不加审视地就“闭眼入”。像一些书籍,从印刷质量到内容都是不难甄别“真伪”的,要帮助孩子建立对图书的质量筛选意识。而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选择,学校也可以积极传授一些选择高质量图书的技巧和知识,避免孩子因为缺乏经验而被“问题”读物所吸引。
总之,一个高质量的青少年阅读环境,需要各方共同营造,首先不妨从规范图书市场开始。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