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学响宴——老舍的城》名家经典特别演出在京举行
12月19日,一场独特的文学“响”宴在北京音乐厅举行。这是一期以老舍为文化主题的诗文雅集,一个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年度盛典。在总导演陈薪伊的引领下,濮存昕、斯琴高娃、史可、陶虹、春妮、季冠霖、李立宏、任志宏、徐涛、大山、李洪涛、小柯、张树荣等众多著名艺术家,共同诵读老舍先生的经典名作,向这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致敬。
老舍之于北京,如同狄更斯之于伦敦,雨果之于巴黎,卡夫卡之于布拉格。他们都是城市文学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的作品深深植根于各自城市的土壤中,通过对城市的描绘和人物的塑造,生动展现了各自所在城市的社会风貌,文化特色和市民生活。
本次演出在北京特有的鸽哨盘旋声中拉开帷幕,大提琴、小提琴、钢琴三位音乐家根据老舍先生的文字的线索遴选西方古典音乐进行演奏与台上朗读的艺术家共同完成对老舍文学作品的表达,以声音为介质,以自身独特的体会和思想相互启发碰撞,完成了对老舍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老舍不仅属于他所处的时代,百多年来,他一直活在我们中间。他笔下的人物至今随处可见;他眼中的风景有的依然如故,有的已灰飞烟灭;他的热爱、期望与隐忧时时浮现在我们琐碎生活的日常。此次演出在作品选择上,主创首先把经典名作带到观众面前,同时也吸取了学界对老舍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开拓新视野,一些体现老舍社会思考与人性批判的短文成为非常独到的篇章。
濮存昕首读小说《微神》,再现老舍对初恋悲剧的讲述。斯琴高娃选读《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和虎妞洞房之夜的心理挣扎。来自加拿大的大山将《四世同堂》中居住在北平的英国人富善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令人忍俊不禁。李立宏则以《北平的四季》来表现“舌尖上的北京”的独特味道,并将《老舍自传》节选以自嘲的方式娓娓道来。李洪涛的《新爱弥耳》痛斥教育本身对孩子天性的扼杀。史可的《有了小孩儿以后》对年轻父母提出的挑战仿佛就发生在当下。陶虹的《抱孙》辛辣地讽刺了传统习俗对女性的利用与蔑视。季冠霖的《婆婆话》对家庭、夫妻、婚姻给予了一针见血的阐述。春妮的《想北平》激发出每一位游子的乡愁。
更为精彩的是,观众在演出现场,亲耳聆听由老舍AI数字人登台朗读《老舍自传》片段。本次演出的特别环节让每位观众获得沉浸式的共情体验:所有进场观众每人得到一支白色的纪念蜡烛,在终场时分,共同点燃老舍先生的文学之光。主办方还为散场的观众准备了一份烤白薯,在北京街头寒冷的空气中,飘动着烤白薯的香甜味道,那是属于北京的味道……北平的味道……
本次演出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文艺广播、北京音乐厅、陈薪伊艺术中心、乐观九州国际传媒(北京)联合出品,专业指导由中广联有声阅读委员会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