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年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重点,以打造高标准的教学资源为支撑,以建设高质量的示范课堂为抓手,以构建高效率的工作机制为保障,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积极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形成了学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多措并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通过落实系列的政策举措,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量质齐升。学校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置专职思政课教师79人,在保证总体数量达标、后备力量充足基础上,持续招聘专业背景好、学历层次高、思想政治强的新教师。同时,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培训、考核,确保建成一支政治过硬、数量达标、素质优良、良性发展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学校建立“请进来”“走出去”长效机制,聘请知名省内外专家到学校举行专题报告和讲座;先后组织思政课教师赴新疆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嘉兴学院、井冈山大学、保山善洲林场等地参观学习,做到教师培训研学全覆盖;选送31名骨干教师参加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班学习,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中宣部、教育部开展的新教材线上培训、教育部社科司组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优化课件线上培训等。同时,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交流访学,努力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涵养扎实学识,开阔思维眼界。
深挖“大思政课”资源,创新思政育人模式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扎实推动“大思政课”协同创新,推进思政课教学讲授“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掘资源、形成合力,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学校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常态机制,组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磨课;利用VR虚拟技术实现VR体验式教学,实景模拟、情境再现,让课程“活起来”;与昆明市寻甸县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丽江市石鼓红军长征纪念馆、洱海人文科技小院、安宁市革命历史教育展览馆等签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与书林二小共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合开展以“法治思想”为主题的公开课;与盘龙区桃源小学联合成立思政联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近年来,学校依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扎实开展大学生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拍摄多部思政微电影。微电影作品《希望的田野》荣获第六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学生参加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展示活动荣获一等奖。
搭建教学科研平台,汇聚育人大能量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善于用学术讲政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
学校打造“教学沙龙”“科研沙龙”品牌活动,邀请省内专家作专题辅导,以评促教、以赛促教,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学校思政课教师先后荣获2023年“云岭师生说”理论宣讲比赛(语言类)二等奖、2023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三等奖、第四届云南省青年社科学术演讲二等奖等。此外,学校成立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体理论与西南边疆治理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前沿,进一步开展涉及西南边疆治理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努力建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一体的研究高地、创新平台,为我省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贡献经管“智慧”。
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安宁市马院联盟”为平台,加强属地共建,与安宁市委宣传部协同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3年,学校教师代表安宁市参加昆明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昆明市2023年“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比赛,荣获一等奖。
下一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进一步推进“大思政课”提质增效,推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供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