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年会暨“中国高校录音艺术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论坛”在云南艺术学院举行。来自云南、四川、天津等地的相关院校专业负责人、教师及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师生们参加论坛。
本次学术活动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云南艺术学院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会(声工委)、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作“声音学科建设主旨发言”和“产教融合行业专家发言”,并通过“电影声音艺术与技术”“电影声音教学和理论”“青年学者论坛”等三个平行论坛,共同探讨声音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就当前声音行业当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在“声音学科建设主旨发言”阶段,声工委名誉会长、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胡伟立,声工委顾问、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陶经,分别围绕“吃尽苦头、仍然热爱”“面向未来的声音创作和教育”的主题进行了精彩发言,勉励参会人员努力学习研究与创作;声工委副会长、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录音专业带头人王智,声工委顾问、广西电影制片厂一级录音师林临,声工委顾问、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詹新,分别围绕“录音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考”“影视多机拍摄同期录音之技法探讨”“从电影《奥本海默》谈国内电影声音设计”等话题进行分享;《民族艺术研究》期刊编审彭慧媛以“关于电影音乐民族化的探讨——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为主题进行了发言;《电影新作》期刊执行主编何国威围绕“《电影新作》的文章规范与刊用标准 ——以‘声音专栏’为例”,《现代电影技术》期刊责任编辑曾真围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现代电影技术》简介及分析”介绍了学术刊物的相应情况。声工委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姚国强围绕“新文科背景下的声音学科发展趋势辨析”进行阐述,他表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学科将会发展得更好。
在“产教融合行业专家发言”阶段,业内企业代表就目前电影声音领域的课题进行了发言。来自传新科技公司的彭发元、谛听声学的项晨顺、澳大利亚罗德麦克风深圳代表处的刘鹏,作为合作单位的技术代表,分别围绕《沉浸声时代的音频测量与监听》《谛听声学DEITY:探索专业音频校企联动》《罗德麦克风简介:A short story of RODE Microphones》等话题展开了技术讨论。
平行论坛期间,各位专家学者围绕40余个发言议题,分享最新的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学术成果,通过学术交流开阔与会人员视野,呈现出中国声音艺术学科研究欣欣向荣的景象。此外,论坛还开展了学术讲座、作品展映、新兴技术展示等多个互动环节,为大家带来全新的学术视角和科研思路。
此次论坛,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学术成果丰硕多元,学术观点凝聚智慧,对增进声音艺术学科的交流互动、扩展声音艺术学科的理论口径起到了积极的建设作用。
云南艺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