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那些怕黑的女孩,走出大山,穿上公主裙……”近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型原创民族歌剧《桂梅赞》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带到了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十七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现场。
用好杰出校友张桂梅先进事迹的鲜活“教材”,已成为丽江师专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自觉追求。歌剧《桂梅赞》将张桂梅老师艰难创办女子高中的感人事迹以艺术形式呈现出来,突出表现其“缺憾中的完美、苦难中的希望、平凡中的伟大”,以此引导和号召广大师生进一步感悟榜样力量,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如何让这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作为歌剧《桂梅赞》的导演,王飞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歌剧创作初期,王飞去华坪县的傈僳村寨走访,从走访体验到创作歌剧,从资源选择到资料整理,从场景设计到演员挑选,每一个环节,他和团队都力图将张桂梅老师“灿烂的信仰之光”传递给每一个观众。《大山的呼唤》《我有一个梦想》《病魔与你相伴》《女高人》《老师,妈妈》《信仰》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歌曲经过演员们的演绎,还原了张桂梅老师一点一滴的工作状态和生活场景,直击人心、感人肺腑。
雷香钊是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他曾参加《桂梅赞》的排演,是剧中合唱团的男低音声部。“我们毕业了,再次以观众的身份观看《桂梅赞》,依然会被张桂梅老师打动,依然能被歌剧传递的榜样力量所鼓舞。”雷香钊说。
如今,结束了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活动,《桂梅赞》带着荣誉归来。以歌剧《桂梅赞》为代表的“行走的思政课”,让育人阵地从“课内”走向“课外”,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开辟了新途径。
近年来,丽江师专不断探索和丰富课堂育人主阵地的作用,用活丽江市张桂梅师德教育馆、创演大型民族歌剧《桂梅赞》,打造“张桂梅思政微课堂”和“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丽江师专分课堂”,举办“张桂梅——榜样的力量”校园艺术周系列活动,开展张桂梅先进事迹集中宣传月活动,建设张桂梅思政专题网站,通过系列举措着力构建“一馆一剧两课堂、一周一月一网站”的多方位、沉浸式育人模式,全面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提质增效。
未来,学校将继续在深入学习杰出校友张桂梅老师的育人实践中,让“行走的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师生心中厚植爱党、爱国、爱校的真情实感,点燃青春奋进之火。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