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是医学人才的摇篮
无数医学生从这里起步
成长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领军人物
她
为全球抗击疟疾用药方案制定
提供重要依据
攻克了以宣威为主地区
肺癌发病率高、女性肺癌死亡率高
这一世界性难题
她
立足云南、放眼国际
留学生生源国达51个
是南亚东南亚国家学生
来华学医的主要目标院校
……
她
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昆明医科大学
镜湖畔
波光粼粼,芦苇丛生
无拘无束的黑天鹅穿行其中
静谧美好
在昆医
四季流转,皆是风景
春天
图书馆外的樱花开得正盛
洁白的墙壁搭配着粉色的樱花
俨然一幅画
夏天
紫韵染深穹
一簇簇、一排排蓝花楹
散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秋天
一棵静默的树
就能支起色彩斑斓的秋
让人忍不住驻足停留
冬天
雪花和红墙相遇
仿佛自带电视剧BGM
一时分不清是在哪里
风吹过了四季
也吹过在昆明医科大学每一个
稀松平常却闪光难忘的日子
昆明医科大学的各个角落
都承载着无数昆医学子的青春回忆
图书馆彻夜不息的灯光
路灯下的争分夺秒
你的努力
不负时光
舞台剧、演唱会、运动会、足球比赛
定格了无数难忘的瞬间
青春的热血
在这里沸腾
如今
那些曾经嬉闹欢笑的人们
早已奔赴各自人生征途的星辰大海
但
“昆医人”
是一生的印记
1933年
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创办
1937年
应熊庆来校长邀请
留法医学博士范秉哲教授
主持创建云南大学医学院
同年9月16日
省立云南大学医学院正式成立
1956年独立建院
称为昆明医学院
次年
迁址人民西路办学
1981年
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年
被列为省属重点院校
1998年
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0年
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
2012年
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
经过90年的发展
学校已形成全日制高等医学
(学士、硕士、博士)教育
毕业后教育
医学继续教育
留学生教育等
完整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是云南省最大的
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
高等医学院校
90年来
培养的20余万名高级医药卫生人才
或扎根祖国边疆
或奔赴世界各地
勇攀医学高峰
护佑人民康健
学校现有呈贡、人民西路、平政3个校区
校园占地面积1482亩
有全日制在校生21903人
其中
本科生15545人
硕士研究生5254人
博士研究生625人
留学生479人
成人本专科在校生25728人
学校有学院(部)18个
本科专业32个
其中
国家级一流专业10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
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建立了由
4所直属附属医院
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19所教学医院
42所实习医院
20个社区实践教学基地
和76个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组成的完善的实践教学网络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和成国际院区
第一、二附属医院
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第三附属医院和附属口腔医院
是云南省水平最高的
“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
和口腔专科医院
“我可以提前回来上班!”
“如果医院抽调,我自愿报名!”
……
2020年初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昆明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的
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抗疫前线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千里驰援,舍生忘死
与当地医务人员一道
筑起了护佑生命的“钢铁长城”
三年来
各附属医院先后派出
500余名医护人员驰援部分省市
1200余人次支援省内及边境疫情防控工作
2021年3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为云南首例重度心脏瓣膜病的79岁患者
成功实施经心尖二尖瓣置换术
这意味着
患有该病的患者从此不用再出省
2023年9月
云南省首例新技术高难度取卵手术
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顺利完成
填补了云南省此项技术上的空白
2023年8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成功开展一例
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
置入术+右侧下肢静脉血栓溶栓取栓术
为下一步肿瘤的系统治疗创造了条件
……
在一次又一次大考中
昆医人用精湛的技术
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而一代又一代昆医人
秉持“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护佑着云岭大地人民的安宁
“生为医学教授,逝做无语良师。”
他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
她是云南省妇产科专家
为了医学事业
他们双双捐献遗体
他们是毫无保留奉献了自己一切的医学伉俪
他们是李秉权、胡素秋
蓝瑚(资料图)
他是云南省外科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云南第一刀”
成功治愈云南首例大面积烧伤病例
成功完成云南首例肝移植术
为云南省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
作出了杰出贡献
他是蓝瑚
何黎(资料图)王警慷 张众 摄
她率领研究团队
历经十余年研究
破解重型痤疮的遗传基因
开创了我国皮肤学痤疮研究领域的先河
她是我国皮肤医学美容界的一个标志性名词
她参与研发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功效性护肤品——“薇诺娜”
她是何黎
光雪峰 图源:央视网
“从踏进诊室的那一刻,
我的职责就是给病人看病。”
从医40多年
他每天连续工作20个小时是常态
他让无数患者的心脏“重归于好”
他是“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他是光雪峰
余燕恰 拼版图片(左:8岁“飞索求学”的余燕恰;右: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典礼上的余燕恰)
她是8岁“飞索求学”被大家认识的“溜索女孩”
她也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从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后
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就业
成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检验科
最年轻的医务工作者
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
她是余燕恰
还有
云南省最早从事传染病教学、临床和科研的学科带头人饶娴宜教授
在四川甘孜道孚草原火灾中救助群众而牺牲的王超烈士
……
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编辑:翟芯冉
外联:高艺萌
资料:昆明医科大学官网、“昆明医科大学”微信公众号、“昆明医科大学学生会”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新华网、云南日报、云南网
特别鸣谢:昆明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