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昆明市盘龙区前瞻思考、全局谋划,制定《盘龙区选调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实施“青蓝计划”,通过分享交流、结对帮扶、严格管理、强化历练,助力选调生成长成才。
靶向施教“打底子”,提劲赋能补基础
盘龙区将公文写作作为选调生“第一技能”,定期开展写作沙龙,以“身边人”为师,以“身边稿”为例,每期由1名选调生对自己1篇稿件进行剖析,其他选调生提意见、作修改,交流写作技巧,提升写作技能。此外,开创盘龙选调论坛,每月围绕1个主题,发布1个观摩讲解任务,通过线上分组讨论、线下集中研讨,引导选调生表达想法、碰撞思想,锻炼演说演讲能力。
盘龙区还扎实开展国情调研、专题调研,以7-8人为1组,每年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基层党建、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在察实情、听民声的过程中提升调研思考能力。
跟踪培养“结对子”,精准帮带强本领
盘龙区一是建立“双导师”帮带机制。由1名单位主要领导担任成长导师,1名业务骨干担任成才导师,精准组建选调生帮带对子,通过思想上帮、业务上教,帮助选调生迅速熟悉业务,适应岗位。二是组建成长互助小组。结合工作年限、专业背景、工作单位、性格特长等因素,通过老带新、强带弱、科级干部带普通干部的形式,将选调生分为4个小组,开展内部交流、完成小组课题,以“小组对子”的形式促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严管严考“育苗子”,多管齐下助成长
盘龙区每月组织2-3名选调生就工作、学习、参与专项任务情况进行述职,其他选调生进行评议,使选调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借鉴、比学赶超。此外,通过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观摩廉政教育基地、受处分干部现身说法等形式,教育引导选调生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正确对待权力,时刻自重自省,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盘龙区还开列11种不担当不作为、不适宜作为选调生的具体情形,优化选调生队伍,树立鲜明导向。2月3日,盘龙区选调生退出机制被中央组织部《组工信息》关注报道。
实践锻炼“挑担子”,基层磨砺强韧劲
盘龙区每月组织1次集体活动,联动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助老扶困、生态保护、垃圾分类等活动,帮助选调生戒“娇气”、接“地气”。此外,建立选调生选派调用和一线锻炼机制,确保每1次征地拆迁、信访维稳、巡察等急难险重专项工作中都有选调生参与,让选调生在基层一线中摔打磨砺、增强韧劲。
对新招录的选调生,盘龙区全部安排至乡村振兴重点村驻村2年,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严格执行签到、请示报告、工作纪实等制度,帮助选调生熟悉基层情况,掌握群众工作方法。
盘龙区委组织部 供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