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区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资料区 >> 正文
文山州广南县搭建“三个平台”,激活乡村振兴“智力引擎”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7日 15:41:35  来源: 云南网

  文山州广南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制定印发《广南县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各项建设紧密结合,以培育乡土人才为重点,搭建好“三个平台”,激活乡村振兴“智力引擎”。

  因地制宜,搭建人才孵化平台。采取请进来讲、送出去学的方式,利用线上线下培训平台,通过举办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班、实用技术培训班、特色种养殖培训班等,为全县乡土人才“把脉充电”,不断提升乡土人才队伍素质和专业能力。年内,县、乡、村三级建立乡土人才库,把3346名乡土人才纳入培养管理,开展冬春农民培训87期8355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9期1372人、高素质农民培训6期268人次、科技培训436期3.6万人次、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班229期10386人,推动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致富带头人曾武成2019年从浙江返乡创业栽种香椿,带动全乡种植香椿3500亩,预计年内可实现香椿销售150吨,产值450万元。先加吕、曾武成2名农村乡土人才被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人社厅、云南省农村厅、云南省财政厅4个部门认定为第八届云南省拔尖农村乡土人才。“土专家”鲁芝敏团队攻破白蚁鸡枞人工种植,实现对奶浆菌、青头菌等野生菌的人工种植。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七乡首席技师”张凤仙的手工刺绣被作为脱贫礼物送到联合国安理会。

  借力发力,搭建科技引领平台。结合全县高峰牛、八宝米、中华神经酸树(学名:蒜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与省内外专家合作,强化科技引领,促进产业发展。以云南广南县高峰牛科技小院落户广南为契机,云南省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邓卫国教授专家团队深入广南谷多公司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四位一体”服务,大力推进广南高峰牛肉牛产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科技的力量助力广南肉牛产业发展。在科技小院的助推下,广南高峰牛肉牛产业加速发展。2021年,牛出栏13.15万头,增长33.6%,大牲畜存栏26.08万头,增长11.4%;肉类总产量7.1万吨,增长19.4%。依托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油茶研究所科研力量,加强与浙江大学现代中药研究所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合作,引进云南贝木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蒜头果高纯神经酸提取可工业化生产的研发,实现了98.2%高纯神经酸晶体生产,目前已开发出神经酸凝胶糖果、神经酸胶囊、神经酸神经喷剂和含片等相关产品。

  汇聚合力,搭建帮扶共建平台。建好“文山州青年创业孵化(广南)示范基地”、广南县人力资源服务园区,组织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尤其是技能型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全年共开展创业培训9期303人,培育创业实体70余个,带动就业210人。借助电商平台强化新型人才培训,通过培训实作带动,目前全县共注册成立网商2558家,年内组织短视频实操培训5期244人,实现网络零售额3.96亿元,增幅34.37%。利用上海静安区对口帮扶,强化与上海市静安睿行公益文化发展中心交流合作,组织了10名少数民族青年妇女到上海开展文创手工赋能培训,并邀请上海专家到广南开办3期培训班,引领更多的农村妇女通过文创手工走上创业、就业之路。探索建立“县级派专家、乡镇领导包片、村级党组织包村、技术员包户、党员联系合作社”“一派三包一联”县乡村三级人才引领产业组织化模式,全面推动“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选派883名州县专家、科技特派员、“土专家”“田秀才”到村开展技术指导、决策咨询、结对帮培等服务帮扶工作,助推产业发展,激活群众内生动力。

  广南县委组织部 供稿

责任编辑:赵津津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