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构建新型社区大教育格局——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花苑小学多年打造三大成长系统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5日 09:30:08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构建新型社区大教育格局——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花苑小学多年打造三大成长系统

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花苑小学,于2013年9月开办,隶属于雨花外国语小学教育集团。学校以“世界为儿童打开,儿童为世界焕彩”为办学愿景,以“择善·力先”为校训,倡导师生不断“向善”和“向上”,做更好的自己。

学校地处南京市西善桥街道岱山保障房片区,辖区居民主要来自于城市拆迁安置和外来流动人员,社会治理难度不小。2018年教师节前夕,西善桥街道提出了建设“中国理想教育小镇”的美好愿景,希望通过大教育合力助推社区治理。

作为一所小学,如何来理解和践行打造“理想教育小镇”,助推社区治理这样的大教育呢?下面,从建立三大成长系统,指向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来谈谈学校的思考和实践。

建立家长成长系统

1.借力“向善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养

“向善家长学校”不仅是街道“理想教育小镇”建设的重要品牌和抓手,也是家校合力的平台。结合街道专题课程安排和学生阶段性成长的特点,利用承办或主办专题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担负教育职责,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

如教育“大咖”孙云晓、成云雷、刘燕芳、沈思等走进学校,“面对面”和家长们交流“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传统家风”“学做智慧的家长”“教育是什么”等。还如学校每学年定期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三年级成长见证会、六年级毕业感恩会等活动,让家长在见证孩子成长变化的同时,更关注家校协力的效能。

2.开展“家长自我教育”,亲子共同成长

为更好地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指导家长针对孩子问题如何进行自我反思,街道又引进“刘燕芳家庭教育”项目在学校试点。刘燕芳老师精心设计了《家长自我教育记录本》,由街道统一印制,发放给二年级(现在三年级)全体家长,家长们通过坚持21天,每天记录自己和孩子成长的故事,反思自己的教育言行,坚持用陪伴代替说教与忽视。历经3个21天,从合格家长成为优秀家长,直至超级家长。单亲妈妈、全职妈妈甚至只有三年级水平的奶奶都逐渐成为“教育明星”,走上学校的讲台,给家长、孩子和老师们讲述他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惊喜。特别是近期,闫嘉鑫同学可谓大放异彩,他和奶奶的教育故事被街道推荐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的“2020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闫嘉鑫的爸爸妈妈在安徽老家务农,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被送到南京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的奶奶,在闫嘉鑫的帮助下坚持写满了3本《家长自我教育记录本》。奶奶当时写了一本就不想写了,闫嘉鑫鼓励奶奶不要泄气坚持写,遇到奶奶有不会写的字时,他会帮奶奶查字典,奶奶这才坚持下来,并成为“超级家长”。闫嘉鑫和奶奶用事实证明,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

3.建立“家长志愿团队”,优化学校管理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而家长志愿团队就是家长成长极好的推动者和引导者。通过《家长自我教育记录本》的实践,发现了一些“超级家长”,成立了“超级妈妈团”,她们一方面参与学校的家校沟通活动,另一方面还参加街道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如四(4)班王子骅妈妈、三(4)班腾迅妈妈,还成为街道向善家长社团核心成员,也促使着她们不断成长和进步。通过班级、校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团队,让家长们参与校园安全疏导、阳光食堂监督、校务公开、特色活动等,让家长们参与管理学生,帮助指导其他家长,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优化了学校的各项管理,提升了办学满意度。

建立教师成长系统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如何让教师能够正视生源现状和教育的生态,能够找寻教育的诗和远方,体会教师职业的幸福所在呢?学校借力街道打造“理想教育小镇”的资源,成立了两个专家团队。

1.沈思教育服务工作室

沈思老师是街道推荐给学校两本书《课堂的革命》《教育是什么》的作者。如何育人是教育很重要的内容,在与沈思老师、街道徐立书记第一次“面对面”交流时,沈老师就明确指出:当下教育一定会改,必然要改,但是如果街道不重视、学校不愿意,是无法去做的。相反,在西善桥街道的高度重视下,在西善花苑小学的积极实践下,一定能改,必然会改。于是,他在多次参与学校“思想的革命”系列读书分享、家长对话、师生座谈后,2020年10月欣然同意与学校牵手,成立“沈思教育服务工作室”,学校16名教师主动报名,致力于“爱·说”课堂创新项目的实践。于是,分组合作学习的桌椅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不知不觉、小老师讲解与助学的乐与苦、“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的作文对话,都充分地激发了师生的活力和动力。截至目前,实践一月有余,线上线下活动近20次,实验教师虽然辛苦,但心情愉悦,也乐此不彼,教师们感受到变与不变、做与不做的区别。

2.安琪悦纳心理指导团

安琪老师是一名心理治疗师,与她相识,主要是源于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对一名特殊孩子的帮扶,她的专业和心理治疗,让人赞叹。通过她给教师们开展的《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解析现场交流后,教师们对她的心理沟通、人际关系的剖析敬佩不已。在当下,由于家庭问题或矛盾引起的学生各种心理问题,让人担忧也让人揪心,更让学校教师有莫名的焦虑,如何在开展正常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能关注和处理那些特殊家庭关系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给学校教育一片宁静呢?于是,教师真诚地与安琪老师建立了“安琪悦纳心理指导团”,请她指导学校14位有心育资质的教师,开展学生心理筛查、建立个案指导、成立“星语心愿”学生社团以及教师团队辅导等项目,从而培育心理教育种子教师,建立学校心理教育系统,帮扶和指导特殊心理学生以及家长,从而实现用预防代替救火、用走心代替说教。

建立学生成长系统

1.结合“向善”五星少年评选,开展争章活动

西善桥街道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每年都会在六一儿童节表彰一批“向善”五星少年,即“向善”少年学习之星、“向善”少年自强之星、“向善”少年自律之星、“向善”少年敬老之星、“向善”少年互助之星。“向善”五星少年的评选,就是推进“理想教育小镇”学生成长的平台。学校以为,这个平台的推动有一定的实效,但辐射面还不够广。于是,在学校层面开展了争章比先的活动,分别有“小博士章”“小达人章”“小天使章”“小榜样章”“小绅士章”,学生通过争章、集章、兑章的活动,无形中促进自己全面成长和进步,也为培养一批“向善”五星少年奠定了基础。

2.结合特殊学生个案,开展系统帮扶

当下的学校不断出现由原生家庭造成的“问题孩子”,这些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不光是学习问题,更多的是心理和行为问题。经过深入的走访确认了一个事实,一个特殊孩子背后一定会有一个特殊家庭。这些孩子往往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

学校一次接到了街道以及社区的求助,希望能够接纳一名特殊的孩子再转学回来,姑且称这个孩子是“W”同学。W同学曾经是学校的一名学生,因为原生家庭的特殊导致孩子较小时,心理就有了不良的阴影。后因家庭的变故,孩子随母亲去了外地读书,又因为家庭重组,导致缺少了关爱和遭受了欺凌,学习、行为、习惯都很不好,特别是心理还有一定的创伤。街道、社区在第一时间接触孩子后,不仅是出于同情,更是出于对这个家庭的挽救,在与学校沟通后,街道、社区和学校达成共识,先进行心理治疗,再通过法律援助确定监护人,后形成社区、家庭、心理机构、教育机构、学校“五方联合”系统,从开始至今,10余次的面对面交流、沟通、指导,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帮助孩子治疗心理问题,融入社区、走进校园、接纳同伴、学会理解和感恩,试着与自己比,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进步的信心。过程虽然艰辛,但效果初现,特别是在悦纳心理安琪老师的指导下,这个学生的心智越来越成熟,信心也越来越强,对学校、家庭以及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喜欢。建立社区、学校、家庭和专业机构的系统帮扶是很重要的,每一方都同时发力,个案的成效就越发显著。

如果单一靠家长或者教师,或者社区、某个机构,都不可能有效果,只有靠卷入、建立系统,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共育。

3.正视家庭教育现状,形成教育合力

在实践“爱·说”课堂创新项目后,在五年级“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的作文交流中,不难看到学生的各种气愤。沈思教授这样评价,所谓气,就是精神。怨恨之气,喜悦之气,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精神状态。一个人从小心怀怨恨之气长大,会长成懦弱或者凶狠的人。一个人从小心怀喜悦之气长大,会长成善良和智慧的人。善良和智慧的人,智力和体力越强,知识和技能越多,越会有幸福人生,越会有利于社会。

因此,教育真的不等于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不是学生仅有的老师,还有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也是极重要的导师。家庭、学校、社区只有合力,才能改变孩子,只有孩子改变了,才能改变家庭,改变居民,社区治理就能实现不治而治。

建设“理想教育小镇”,用大教育助推社区治理,没有现成的范例,选择不做或形式上的做,是本能,选择做好是本领!我们坚信,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创造西善花苑小学美好的明天!

(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学校长 窦林)(窦林)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