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高校热点 >> 正文
云南民族大学:倾情扶贫扶智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5日 09:24:49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云南民大:倾情扶贫扶智

导语

高校扶贫如何扶?面对文中提到的这个问题,云南民族大学交出了漂亮的答卷。云南民族大学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主要担负着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职责任务,人才优势和智库作用显而易见。

高校扶贫与其他行业扶贫带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不一样的,“学术殿堂”“象牙塔”的光环赋予了人们更多在扶志扶智方面的期待。很多群众都相信,高校给出的脱贫建议和对策是经过无数专家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的,是科学的、可靠的,只要按图索骥,就一定能够实现脱贫。

话题

消除贫困不仅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 2015年8月,云南民族大学挂钩镇彝威革命老区彝良县海子镇中沟村,2018年3月又增挂大田村。三年多来,学校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智库作用,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积极探索实施扶贫工作机制和产业扶贫措施,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全面组织动员 “挂包帮”深入每家每户

2.jpg

美编 刘一飞 画

“扶贫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高度重视决不能停留在光鲜的语言上,必须用迅速的行动来反应,用扎实的投入来检验,用脱贫的成果来回答。”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云南民族大学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出实招、出真招,扶真贫、真扶贫,用辛勤的汗水和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效获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

这个学校坚持把扶贫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总召集人、其他副校级领导为召集人的“挂包帮、转走访”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全校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经过广泛深入宣传,在全校上下营造了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氛围,很多教师主动请缨扶贫驻村。经过层层把关,学校选优配强了一支由来自5个民族的10名博士、教授组成的驻村工作队,于2015年8月进驻挂钩扶贫点彝良县海子镇中沟村,2018年3月又增加大田村为挂钩扶贫村。

为把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由校领导带队先后多次到扶贫点调查研究,寻找脱贫良策。工作队员们深入每家每户,精准到户、到人,形成了《“挂包帮、转走访”调查报告》,拟定了《云南民族大学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总体工作方案》,确立了“学校挂点、校领导包村、学院和部门包组、处级干部帮户”的工作机制。学校党委出台了《“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实施方案》;部分机关和学院党支部与中沟村4个村支部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联系农村党员70名,帮助建强基层党支部,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全校近200名处级干部分别挂钩帮扶到户,实现了“挂包帮”全覆盖。

发挥智力优势 探索“四四五”工作模式

云南民族大学挂钩的彝良县海子镇中沟村、大田村,山高坡陡、气候恶劣、生态脆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两个村的真实写照。2015年底,两村1681户6176人中有贫困户879户,贫困人口3676人,贫困率高达59.5%。如何帮助这两个村在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平时担负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任务的云南民族大学来说是一场全新的考验。

高校扶贫如何扶?云南民族大学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在精准上着力。经过走访调研,根据中沟村、大田村实际情况,学校从顶层设计上提出了筑牢价值、责任、利益、发展的“四个共同”理念,打造帮扶双方命运共同体;聚焦扶志、扶智、扶资、扶治“四个扶持”目标,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突出精准扶贫与产业扶持、扶贫数据分析、资政建言、市场创新、基层党建“五个结合”的“四四五”云南民大扶贫工作模式。

扶贫更要扶智。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云南民大成立扶贫开发大数据中心,开展扶贫政策解读、数据分析研究、第三方评估,并派出27位教师、202位学生作为第三方评估力量,参与全省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质量考评工作。同时,将中沟村贫困数据载入系统,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邀请全国3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扶贫一线干部共计260人,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精准扶贫政策创新”学术研讨会,积极为扶贫工作建言献策。

不仅如此,学校派出的博士、教授驻村工作队经过两年多对周边县区的调查研究,统筹撰写了《聚焦三大问题,实施三大工程,实现三大突破——“镇彝威”革命老区精准脱贫调研报告》《加快“镇彝威”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脱贫的几点建议》两个调研报告,为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建言献策,并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笔批示。学校发表多篇扶贫文章,分别获得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地厅级项目立项。

为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学校制定了为彝良县办“十件实事”,帮助解决彝良县和海子镇“六个困难”帮扶措施,攻克贫困堡垒。

抓牢产业核心 形成“四步走”扶贫机制

产业是扶贫的核心和关键,是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的根本手段,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为此,云南民族大学与地方党委、政府一道,探索出了“学校+政府+企业+农户”四步走产业扶贫新机制,为高校扶贫提供了“云南民大范本”

长期以来,中沟村、大田村产业单一,除种植玉米、土豆解决温饱外,没有其他致富产业,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村民进行产业发展的路子,显得迫切和重要。

在走访调查中,学校扶贫团队发现中沟、大田两村适合发展养牛、养鸡等养殖业。群众发展养殖业愿望强烈,但缺乏养殖技术和资金,形不成规模效应,带动面极其有限;同时,群众信息收集能力弱,对市场的分析能力欠缺,陷入想干而不敢干的两难境地。对此,学校扶贫团队提出“养好一头牛、喂好一只鸡、种好两棵树(花椒和核桃)、多种特色农业做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

为让群众干有奔头、做有样板,云南民族大学直接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协调引进资金200余万元,在首期挂钩的中沟村实施能繁母牛养殖项目,覆盖全村237户贫困户。目前,237头母牛生长情况良好,而且还增加了小牛犊159头,直接为贫困户增加经济收益60万余元。同时,投资230万元,实行“学校+政府+专业企业带动农户”机制,办起了第一期养殖规模2万只的蛋鸡养殖场,每天产蛋量稳定在1万枚以上,项目收益覆盖中沟村2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种植养殖基地股份合作新模式的推行,帮扶对象获得了养殖场股东、职工、供应商“三重身份”,更加激发了贫困群众大干产业的积极性。目前,养殖场后期建设和村集体经济的加入也正在策划中,届时养殖场将扩大到4万只蛋鸡的规模,成为带动困难群众增收脱贫的新引擎。

脱贫攻坚勇担当,用心用情暖人心。3年多来,云南民族大学在挂钩扶贫的海子镇中沟村、大田村举办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培训班12期,让919名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开拓了视野,进一步增强致富能力;筹资为中沟村小学修建了“云南民大路”和“上学桥”,为村民修建“云南民大广场”;云南民大各院校共资助彝良籍学生334人,资助金额110.13万元,定向招收彝良籍苗族和彝族学生,轮训中小学教师,大力开展智力帮扶和感恩自强活动……一个个新点子、新做法奠定了中沟村、大田村脱贫基础,拓宽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路。(记者 蔡侯友 沈迅)

ertert

责任编辑:王胤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