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杨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斌。图源:昆明理工大学官网
1987年,怀揣“投身有色,报效家乡”的梦想,杨斌报考了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有色冶金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戴永年教授,开启了真空冶金研究的漫漫长路。
30多年来,他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课堂设在车间里,把专利融入产品中,把奖章挂到设备上”,在真空冶金领域不懈钻研,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领军人物、国内外著名的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
在科研道路上,杨斌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先后攻克“硬锌真空蒸馏提锌和富集锗铟银”“从含铟粗锌中高效提炼金属铟的技术”“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提纯”等有色金属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难题,实现了金、银、锡、铟、锗等十余种战略金属的清洁高效提炼,有力推动了有色金属冶金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升级。
截至目前,杨斌及团队开发的系列清洁冶金新技术已落地150余家企业、建成300余条生产线,形成年处理约80万吨复杂有色金属合金的生产规模,年产值数百亿元,为我国战略金属的供应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杨斌(左)向学生传授技术。图片来源于云南日报
杨斌专注教学科研的同时,坚持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目前,他已培养出博士、硕士70余名,他们有的进入世界顶级高科技企业,有的在我国冶金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中大放异彩。在他的带领和培养下,团队成员先后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计划13人次,入选“云岭学者”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20余人次。

2025年6月,杨斌教授被授予“云岭楷模”称号。图源:昆明理工大学官网
知道多一点:
杨斌,1965年5月出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扎根云南30余年,从事有色金属冶金的科教工作。现任真空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岭楷模”等荣誉称号。2013年至今六次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其中3项排名一、1项排名三)、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均排名一),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等;主持建设我国首批、高校首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021年转设为工程研究中心)。主持科研项目40项,发表论文550篇,出版专著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80件。
综合整理自云南日报、云南网、昆明理工大学官网
编辑:王静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