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聚焦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10:22:12  来源: 新华网

  原标题:分类推进·学科融通·学用结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聚焦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构建协同贯通的育人体系、建设开放融合的课程生态和教学方式、注重形态多样的资源开发和环境建设……近日,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11月12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意见相关情况。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介绍,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协同发力,将科学素养培养要求融入各学科课程标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取得积极进展。

  “着眼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2022年以来,全国科技馆联动1.4万余所中小学,开展‘科学之夜’‘科技馆大讲堂’等场景式、体验式活动4.8万场次。”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副部长任海宏说。

  田祖荫表示,科技素养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纵向贯通的过程。意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着力构建“阶梯式”育人体系。

  例如,意见提出,小学低年级重在通过生活化、游戏化情境,点燃和呵护好奇心;初中阶段聚焦真实问题解决,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高中阶段鼓励学生接触科技前沿,进行实验探究和工程实践,系统掌握科研方法。

  “科技依赖人才,人才源于教育,高质量科技教育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在同济大学副校长许学军看来,从基础教育抓起,系统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发现科技“好苗子”,畅通成长通道,为国家持续输送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与高水平创新团队。

  围绕坚持学科融通、加强学用结合,意见也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推动育人方式变革。

  在强化跨学科融合方面,意见提出,推动学生在探究科学规律的过程中涵养人文情怀,在人文浸润中培育理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在创新课程生态方面,意见提出,加强前沿科技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转化,开发优质科技教育课程资源;意见还提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研讨、动手实验、实践探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等要求。

  “意见注重引导学生随着学段提升和能力增长,逐步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型工程实践项目,培养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田祖荫说。

  许学军认为,意见尤其注重育人目标和资源的有效衔接,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学深度合作,有序开放优质科研资源,为“小学激发科学兴趣、初中夯实科学基础、高中引导创新实践”的成长路径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也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形成工作合力。为此,意见在建强师资队伍和推动协同育人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当前,小学科技教育仍然面临着专业师资不足、实践场所有限、课程资源碎片化等现实挑战。意见的出台,有助于这些难题的破解。”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说,“目前,我们重点依托‘教联体’机制,引进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场馆等优质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构建开放、协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教育生态。”

  任海宏表示,中国科协将继续发挥好科技馆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提升科技素养、培育科技后备人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加强校内外科技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整合运用,推动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记者 王鹏 温竞华)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