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声音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声音 >> 正文
教师要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学生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 16:31:53  来源: 楚雄日报

原标题:教师要以良好的品行影响学生

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是每一位教师的愿望。平日里教师多在课堂和课余时间用语言和学生交流,或传授知识,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这种交流展示出的可能仅仅只是教师的履职情况和知识素养,至于更深层次的,诸如教师的思想、道德和品质,学生很难了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学生不了解这些,也就谈不上尊敬和爱戴教师。所以,教师一方面要在道德品质、学识修养上不断完善,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要通过高尚的人格锤炼,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锻造良好的品行。一名学生的品行和习惯是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慢慢形成的,这种品行教育不单靠家长的说教和率先垂范,还要靠教师的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学生不能做的,教师首先要带头不做。譬如,要求学生不参与酗酒和赌博,那么教师首先应自觉抵制,坚决不参与这些活动,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一面镜子。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如,教师应该赏识和善待每一位孩子,承认孩子的个性差异,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要宽容,要关爱学困生等。这些都是教师良好素养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基础。这种性格和人品虽非语言,却胜似语言,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善用温和的目光。目光是一种身体语言,既能表露一个人的意志、性格和情绪,又能表达某种意图。教师在课堂上应始终保持亲切、和蔼、信任和期待的目光。这样的目光,能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受到鼓舞,奋发有为;能使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看到希望,增添力量;能使学习无助的学生倍感温暖,增强信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教师应时时注意用亲切和蔼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使他感到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心他、爱护他,是在促他上进,再加上语言的谆谆教诲,即使是顽童,也是会被感化的。当学生陈述自己的意见时,教师应注视着孩子的目光,表示你专心听。可以想象,一名学生本想和教师说说心里话,但教师的眼神却是左顾右盼,甚至怒目而视,那学生还会说什么呢?看见老师的目光早就不寒而栗,这样的谈话还会有什么教育效果?

保持真诚的笑容。人的面部表情是内在态度的外现。课堂上学生是最会察言观色的,如果你面部表情轻松,露出微笑,学生会乐于亲近你,会专心听讲,课堂气氛会很轻松,师生关系也会融洽。反之,如果你表情太严肃,甚至板起面孔,学生会诚惶诚恐,紧张畏惧,课堂气氛肯定不好,教育效果也自然就不理想了。所以,当教师不能高兴的时候对学生违纪视而不见,失意的时候迁怒于学生。有经验的老师从不把个人情绪带进课堂,而总是把微笑留给学生,即使是对待不听话的学生,也不在表情上外露,仍然以宽容、善意的表情等待学生的醒悟。

坚持得体的打扮。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大都能够体现出他的修养和气质。教师在穿戴上的态度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教师穿着适宜,打扮得体,经常以整洁、美观、大方的服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辅助于教师高超的教学技巧和独特的教学风格,那么学生听课的整个过程将会是愉快的、学得轻松的,听课也成了一种享受。

总之,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以满腔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以满腔的挚爱去教育学生,以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何楚斌)

责任编辑:杨春萍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