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思政课如何让学生爱听?这位“高能量”老师有答案
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光荣入选。思政课怎么上才不枯燥,如何让学生爱学又爱听?他用34年给出答案——
从 “冷门” 起步
做时代的 “解读者”
1991年
秦宣留校任教
一头扎进思政教育领域
那时的思政课
体系尚不完善
社会关注度也不高
甚至有人觉得
这是个“难出成果”的领域
但秦宣却坚信
中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思政教育至关重要
它能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
明确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
这份信念支撑他
在思政领域默默耕耘
成为时代精神的“解读者”
让理论 “活” 起来
做学生的 “引路人”
34年的教学生涯里
秦宣主讲过近20门本硕博课程
每一门都深受学生好评
他的课堂从不枯燥
秘诀就在于
他总是带着问题意识授课
敏锐捕捉学生的困惑点
他用学术讲政治
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背后的
学理、哲理和道理
剖析得清清楚楚
还会巧妙结合
当下热点、新案例、新数据
进行分析
在他的课堂上
马克思主义不再是书本里的
抽象理论
而是能解答现实困惑
指引人生方向的智慧源泉
“打磨”教材
做知识的 “传递者”
除了课堂教学
秦宣还投身于教材编写工作
他主编的教材
覆盖大中小学各个学段
有的发行量过亿
还荣获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
在编写过程中
他反复斟酌
如何把“学术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
如何让教材
既符合国家需求
又能贴近学生实际
让思政不止于课堂
做时代的 “见证者”
在秦宣看来
思政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
生活中的每一处
都藏着鲜活的素材
2025年9月3日
他作为观礼嘉宾
现场观看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他直言
这场阅兵是
一堂震撼心灵的大思政课
从 “铭记历史” 中
他看到了科学历史观的教育契机
从先进装备里
感受到爱国自信的力量
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里
领悟到中国的大国担当
……
他把这些时代故事带回课堂
让学生明白
思政课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秦宣说
自己要成为
“培养时代新人的大工匠”
这份“大”
是站位“国之大者”的高度
是育人者的大格局、大情怀
也是对大学问、大智慧的不懈追求
34年的坚守
他用热爱与专业
让思政课成为
照亮学生前行道路的光
他不仅传授知识
更点燃了学生对真理的热爱
对国家的担当
来源 | 育见新闻微信、视频号
2025年“最美教师”
速递!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教师”
从保定到且末,他们把讲台站成了故乡
他们,是中国教师“最美”的群像 (教育部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