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杨景涵 赵津津 李孜煜)8月4日,来自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各族青少年代表在昆明集结完毕,整装待发,启程前往北京,正式开启为期8天的迪庆州各族青少年“拥护核心 心向北京”(第三期)研学活动。
本次活动由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迪庆藏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主办,云南网承办。云南网、“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云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中心为研学活动提供全程媒体支持。
开营仪式上,迪庆州民族宗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抓好青少年“筑基”工程的创新举措。希望大家通过本次交流活动广交朋友,开阔视野、增长本领,努力成为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民族团结的“好榜样”、心怀家国的“好少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力量。
来自香格里拉市、维西县、德钦县的各民族青少年代表作了生动的发言。“我们将把首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带回家乡,分享给更多的小伙伴。”“我们将和各族小伙伴手拉手,共同感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这次北京之行,我会用心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牢记‘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温暖约定。”……稚嫩而坚定的声音里,透着对祖国的赤诚、对团结的向往,更彰显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少年心中的萌芽。
授旗环节将仪式推向高潮。当鲜红的研学营旗交到研学团队代表手中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本次研学活动还特别安排了富有深意的行程——带领研学营师生走进云南日报社史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师生们沉浸式回顾了《云南日报》在党的领导下诞生、成长、发展的光辉历程,为即将启程的北京之行奠定了思想基础,让同学们深切感受云岭大地上的变迁故事,直观理解新闻工作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据悉,此次研学活动将以首都北京的核心教育资源为依托,通过沉浸式体验、主题教学、实践互动等多元形式,引导迪庆各族青少年在感悟国家发展成就中深化爱国情怀,在探寻中华文明脉络中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在民族文化交流中提升综合素质。
沉浸式研学,行走中厚植家国情怀
本次研学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精心设计了集历史、文化、发展于一体的研学路线。
8天的时间里,迪庆州各族青少年将走进天安门广场,感受国旗升起的庄严时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重温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厚植家国情怀;探访故宫博物院,通过珍贵文物感受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脉络,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在奥林匹克公园见证中国的开放与活力……
在深化文化认同方面,特别安排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和民族文化宫的参访行程。通过互动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让边疆青少年直观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画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增的清华大学参访环节,不仅让学子们感受顶尖学府的学术氛围,更将通过优秀学子的成长故事,激发边疆青少年的奋斗精神。
多维育人,让青少年更有力量
本次活动精心设计了四大育人目标体系:
“思想铸魂”,通过首都核心教育资源的沉浸式体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育“拥护核心 心向北京”的思想自觉。
“能力提升”,依托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构建“近距离观察—深度对话—方法迁移”的激励闭环,提升学生跨学科思维和文化表达能力。
“文化浸润”,以发现、体验、创造为路径,推动各族学生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长效影响”,构建首都与边疆的双向赋能机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创新思维,实现“研学一次、受益一生”的教育效果。
长效赋能,搭建持续成长桥梁
与往届相比,今年活动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和后续跟踪。研学期间,学生们将通过课题研究、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形式,促进学习成果的内化吸收。组织系列分享交流,让研学效应持续发酵,真正实现“研学一次、影响一域”的目标。
据悉,迪庆州各族青少年“拥护核心 心向北京”研学活动是迪庆州民族宗教委、州教育体育局联合打造的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品牌活动,每年由各县(市)选派品学兼优的各族青少年参加活动,今年是第三期。自2022年以来,该研学活动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双向交流、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为抓手,通过系列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形成了研学实践、成果转化、辐射带动的良性循环。
未来,迪庆州将持续完善研学活动品牌建设,有形有感有效推动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扎实开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各族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