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一位身着学生装的女士正在铁轨旁的碧色寨站牌下拍照。阳光洒在她的头发上,笑容从容而温暖。“现在退休了,闲来无事就想到处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再用镜头记录下来。”61岁的鲁玉凤笑着说。
退休后,鲁玉凤就开启了她的旅居生活,她常常独自一人出发,一走就是两三个月。“旅居让我找到了更多快乐和归属感。”鲁玉凤表示,以前家人会担心自己独自一人在外面,但现在很多人都选择旅居,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不一样。如今,家人和孩子都十分支持她的选择。“我把身体照顾好、心态放平,就是对家人最好的回报。”她说。
从曲靖到弥勒,从个旧到蒙自……每到一处,鲁玉凤会租一间房子,自己买菜做饭,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对她而言,旅居不是漂泊,而是一种有温度的生活方式。
“我是第一次来碧色寨,朋友说这里是电影《芳华》的拍摄地,我特别感兴趣,租了一套女学生服装,跟这里的建筑特别搭,拍出来的照片有种复古感,我非常喜欢。”鲁玉凤掏出手机,兴致勃勃地展示着刚刚拍的照片:穿着蓝布衫、黑裙子学生装,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她,站在“碧色寨”的站牌下,温柔美好。
“这是租衣服的老板帮我梳的发型,说这样像当年西南联大学生。”鲁玉凤说话总是带着笑。在碧色寨,她不仅拍下了自己的身影,也用镜头记录下这里的历史印记,这个曾经因滇越铁路而繁华一时的小镇,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用它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云南乃至中国的历史变迁,如今已经从昔日的繁华走向了宁静。“这些细节,都是历史的痕迹。”鲁玉凤感慨道。
鲁玉凤将旅居生活的点滴分享在视频号和朋友圈里:清晨的菜市场、博物馆里的展览、热闹的民俗活动、一碗热腾腾的蒙自过桥米线……记录着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美好。“昆明、曲靖、弥勒、个旧……我去过云南的好多地方。”鲁玉凤每次问路,当地人都会耐心指引,“虽然有时听不懂方言,但那份热情和善意让我感到特别温暖。”
旅居生活不仅让她收获美景,更让她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在广西,她偶遇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姐姐,两人一见如故,一路聊天,又合租了房子。“我们现在相处得像姐妹一样,还计划一起过春节。”鲁玉凤笑着说。两年多的旅居生活,丰富了她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也提高了她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现在每天走一走、拍拍照,记录生活、自己做饭和当地人聊聊天……生活很充实。”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她对旅居生活的真切感受,这样的日子踏实又自由,心情更加明朗,在一餐一饭、一山一水中,重新发现生活的本味与乐趣。“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在属于自己的节奏里,活出热爱与精彩。”她说。
从“打卡式旅游”到“沉浸式旅居”,如今,越来越多像鲁玉凤一样的人来到云南,不再是匆匆“打卡”,而是选择住上一段时间,来自上海的朱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今年已经71岁的他,走过了大半个中国。“云南是一个很舒服的地方,天气很好,空气清新,尤其是在冬季,温暖如春,我很喜欢这里。”朱先生说,他到云南的第一站是大理,在洱海边上租了一间小屋,每天清晨推开窗户,湖面上波光粼粼,远处苍山清晰可见。“那段时间,每天闲着没事的时候就沿着洱海走一走,逛一逛,感受着微风拂面,听一听当地渔民讲他们的生活点滴。”
在碧色寨,一阵汽笛声悠悠响起,百年前的火车正缓缓驶来。“听说火车运行时间不固定,今天能见到真是太幸运了!”朱先生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现在祖国强大、国泰民安,大家也都安居乐业,能自由自在地旅行,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旅居云南中享受美好人生,邂逅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作者:云南师范大学 高晨晨 李颖钰
指导老师: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