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书店是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来南京的文艺青年,都会被推荐去先锋书店打卡。
先锋书店1996年创办,除了在南京开设别具特色的分店外,还走出南京拓展文化版图。近年来,先锋书店在云南开设了六家分店:蒙自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先锋巍山崇正书院、香格里拉先锋书店、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先锋沙溪白族书局、先锋会泽白雾书局。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于2023年开业,坐落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南湖湖畔,与一旁的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交相辉映。蒙自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小城,抗日战争期间,蒙自为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提供庇护。
先锋书店负责人张瑞峰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们非常惊讶,蒙自的老城南湖一带,(西南联大)教师宿舍、女生宿舍,文献资料里提到的很多东西都还保留着”。
1937年,为守护国家高等教育火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战火中坚持办学。因昆明校舍不足,西南联大决定将文学院、法商学院合并为“文法学院”迁往蒙自,又称“西南联大蒙自分校”。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在战火中弦歌不辍,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朱自清、陈寅恪、闻一多、吴宓、冯友兰等人都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朱自清在散文《蒙自杂记》中写道,“我在蒙自住过五个月,我的家也在那里住过两个月。我现在常常想起这个地方,特别是在人事繁忙的时候。”
南湖之畔:续写西南联大精神
走进西南联大先锋书店,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众多书籍随着阶梯向上蔓延排布,人们在书架旁驻足阅读。书店被划分为联大主题图书区、人文图书走廊等五大核心功能区。书籍分类则由西南联大主题区、地方文献区等八大块构成,图书种类有一万三千余种,共计三万五千多册。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紧紧围绕“西南联大”主题选购图书,是藏书量和西南联大相关藏书最多的一家先锋书店。一方面,书店搜集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像作品,譬如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闻一多、陈寅恪、冯友兰、沈从文、汪曾祺等师生的作品。同时,书店也搜集西南联大校史、图史、访谈录、纪录片等记录和研究西南联大的稀缺史料,例如《西南联大研究》《西南联大在蒙自》《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西南联大访谈录》等。
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店长段玉美介绍,西南联大相关书籍占总量20%左右。这些书籍构成了一张立体的“联大地图”,让读者得以循着文字重走那段岁月。“书店会展出一些和西南联大有关的名人书籍,这样确实会让我对西南联大的印象更深刻。”读者许欣说。
西南联大主题活动:在交流中激活历史
如果说书籍是静态的历史载体,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开业至今举办的十余场西南联大主题活动,则让这段历史在互动中“活”了起来。
2023年3月的开业活动,是书店与西南联大历史的首次正式对话。“这是我们书店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活动。”段玉美说。当天,一百多位参与者挤满了书店的活动空间,其中既有专程赶来的先锋书店老读者,也有蒙自当地市民和当地红河学院的学生。
在开业典礼之外,书店还举办了一系列西南联大主题活动。原西南联大总务长郑天挺之孙郑光,为读者们带来了“如何理解西南联大精神”主题演讲,并将珍藏多年的闻一多手迹赠送给了先锋书店;大家还共同观看了西南联大主题纪录片《九零后》,观影结束后,纪录片导演徐蓓,著名翻译家、西南联大外文系学生杨苡之女赵蘅,以及学者余斌也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对谈;在“几代人的联大记忆”主题沙龙中,书店邀请“联二代”赵蘅和赵明和、诗人于坚、学者余斌、导演徐蓓、学者王必昆分享不同时代、不同视角中的西南联大。
从学者讲座到读书分享,从纪录片放映到诗歌朗诵,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并且免费向公众开放。未来,段玉美计划和书店周边的小学合作举办西南联大主题的研学活动,邀请更多学生们走进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了解西南联大的历史。
西南联大主题文创:历史元素的创新表达
在西南联大先锋书店,与书籍展架相对的,是文创展示区。文创产品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另一条纽带。先锋书店设计师团队专为西南联大先锋书店打造的文创产品在此展示,这些文创产品以“年轻化、在地化”为原则,让西南联大元素自然融入现代生活。
先锋文创产品中心从2022年8月开始为西南联大先锋书店筹备文创产品,前后经历了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头脑风暴、产品设计、工厂打样等多个环节。历时半年,他们将脑海中的一个个灵感落地,设计出具有蒙自特色和西南联大元素的原创文创产品。“我们从100多个创意中筛选出50余个西南联大主题产品,加上少数民族风情、蒙自景点两类,总计原创设计约80个文创产品。”设计团队设计主管任泽华介绍道,他2018年加入先锋书店,共参与过18家门店的文创设计。
在西南联大先锋书店的文创产品中,有实用的书袋、装饰性的摆件,也有承载情感的纪念物。因为四位设计师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还有两位设计师初入团队,“跨界”做文创,在设计过程中,团队也有过不少“天马行空”尝试:比如设计师潘星君一开始想做圆形眼镜造型的异形明信片,但因邮寄易损坏被否决;设计师钱仕捷还想过做PVC和亚克力材质相结合的小包挂件,但因工艺复杂、成本太高而放弃。“我觉得在先锋书店工作每天都很有挑战性,因为我们每一家店都想设计一些跟当地结合得更好的文创产品,让产品更有意思而不是复制粘贴。”设计师钱仕捷说。
在众多文创中,“大师系列”布包是最受欢迎的产品。设计师潘星君选取陈寅恪、沈从文、梅贻琦、钱钟书、朱自清五位联大师生的形象,以简约手绘风格呈现,印在帆布包上。特别的是,包的肩带采用了民国时期受女学生们欢迎的“阴丹士林”色,肩带上还印着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我想把那种年轻的精神传递出来。”潘星君说,“他们当年也是一群年轻人,为了理想来到蒙自,这种为理想奋斗、不畏艰险的劲儿,和现在的年轻人是相通的。”
闻一多系列文创则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设计师周楚璇想突破传统的“呐喊者”闻一多的单一形象,创作了卡通化的冰箱贴。这款“流沙冰箱贴”,晃动时,金色细沙会如“灵感”般在他头像周围流动,活灵活现地呈现了“灵感翻涌”的闻一多形象。“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我发现闻一多也很幽默。”周楚璇解释,“我想让年轻人看到他严肃之外的一面。”这款冰箱贴推出后,得到很多消费者的好评。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更便利地买到这些文创,团队还在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的文创区开辟了一小块展台,出售部分西南联大主题文创。“西南联大先锋书店的历史文化性是最重的,我觉得文创作为一个小引子可以把文化传递给大家,让消费者对这段历史感兴趣,自己再更多地了解西南联大。”任泽华说。
段玉美介绍,西南联大先锋书店开业至今客流量累计突破了150万人次。“我觉得书店作为文化的载体,是历史与当下的一个连接点。”西南联大先锋书店用书籍、主题活动、文创产品构建了一个多维的文化空间。在这里,历史不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可触摸的书籍、可参与的对话、可携带的记忆。
当先锋书店遇到西南联大,从南京到蒙自,相隔两千多公里,却因对人文精神的坚守而紧密相连。
部分资料来源于云岭先锋网、南方周末、“独立先锋”微信公众号
作者:南京大学 柯昕煜 韩尹航 史羽梵 王一如
指导老师:白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