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马,一种古时民间用于祈愿禳灾的雕版印刷品。它始于唐代,兴于宋代,由中原传入云南后一直存续至今。2017年,大理甲马被列入第三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民间美术与民俗仪式产物的甲马已经有1000年历史,但甲马艺术的非遗申报时间不过十余载。
近日,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与甲马非遗传承人张仁华携手在昆明市弥勒寺公园呈现了一场以“在公园·造甲马:非遗的未界创想”为主题的对话与甲马拓印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
甲马代表性传承人张仁华与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非遗保护系教师艾佳以访谈的形式向广大市民介绍甲马知识,畅聊与甲马有关的趣事,讲述雕刻甲马版画背后的文化故事,向现场观众演示了雕刻与拓印工具的用法与技巧。
在传承人、甲马文创设计师的现场指导与艺管学院非遗保护专业志愿者的协助下,市民朋友们尝试完成属于自己的甲马版画拓印作品,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次活动增进了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知,是云南艺术学院艺管学院“专业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链接,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未来,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探索活态传承路径,打造“可触、可感、可传”的非遗体验项目,架起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桥梁。
云南艺术学院 供稿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