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张耀予)“大学巍巍,商山之隈。金碧灵毓,实生英才。洋洋管弦,俊髦群聚。秉道儒门,讲艺庠序。大辂椎轮,系维唐公。继绳廓武,后贤之功。千秋万世,日月霄冲。令闻渝溢,海西海东。”4月11日,“文脉永续・赋启新章”——《云南大学校赋》揭幕仪式在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校史馆举行。学校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揭幕仪式上,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院长张昌山为在场的师生和嘉宾揭开《云南大学校赋》的神秘面纱。《云南大学校赋》创作于1935年,作者贝琪于1935年受聘,进入云南大学任教,同年4月云南大学校庆之时,贝琪挥笔写下此赋。该赋刊载于苏州国学会期刊《文艺据华》第2卷第3册(1935年10月)。其后,又被收录于贝氏自选集《博望楼文钞》,且位列首篇。由于《博望楼文钞》印量有限,这篇佳作流传不广,鲜为人知。
张昌山表示,选择在今年云南大学校庆之际揭幕这篇校赋,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是希望借这篇感人至深的佳作,与全校师生共勉,让大家在吟诵校赋之时,能够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赓续校园文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贝琪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铭记他为学校文化建设作出的贡献。
云南大学胡广平博士展示了自己手书的《云南大学校赋》全文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他提到在书写校赋的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与贝琪先生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深刻感受到了先生对学校的深厚情感。
活动现场。云南大学供图
随后,云南大学校史教育协会的两位同学登台,朗诵了校赋节选,带领现场的师生代表共同回忆百年云大。
最后,云南大学党委书记周学斌、校长马文会共同为《云南大学校赋》节选的铜制牌匾揭幕,并宣布全文书法作品及节选牌匾将展示于云南大学校史馆内,供师生及校友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