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阎素素)4月9日,“科学与中国——精密测量科普云南行”启动仪式暨院士科普报告在昆明市第三中学举行。
此次科普活动将从4月9日持续至13日,由叶朝辉、桂建芳、孙和平、杨春和、刘买利、倪四道六名院士领衔,带领27名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和量子科技等领域的科研专家组成的科普团队,前往昆明市、玉溪市、临沧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的39所大中小学1机关1企业,在3天的时间里集中讲授科普报告59场,其中院士报告13场。
启动仪式现场
据悉,“科学与中国”科普活动是2002年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发起,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高层次公益性科普活动。20余年开展科普活动2000余场次,“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成为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中国科学院学部局三级职员、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团长周德进表示,开展“科学与中国——精密测量科普云南行”科普活动,旨在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西部大地,让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希望通过此次科普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现场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江利明表示,“科学与中国——精密测量科普云南行”活动正是践行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精准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科学教育资源普惠共享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覆盖范围广泛、规格高规模大,设置了科普报告、前沿科学选修课和多学科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为同学们提供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科学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科普报告现场
启动仪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以“操控原子核自旋 探索生命奥秘 核磁共振造福人类健康”为题,为昆明市第三中学师生带来了“科学与中国——精密测量科普云南行”的首场科普报告。
近年来,云南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普实力稳步上升,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高,活动的开展将为云南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智力支持。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承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协办,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具体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