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西交城:擦亮“中国钙都”金字招牌
【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 韩 荣 通讯员 闫欣睿
近日,记者走进山西省吕梁市交城经济开发区看到。山西华鑫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内机器轰鸣,工人穿梭忙碌,生产作业正紧张有序开展。该公司主打产品,正是为植物提供“营养钙片”的硝酸铵钙。
以硝酸铵钙为代表的硝基复合肥产业是吕梁市交城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元代,长达700余年。现在,交城县硝基复合肥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4年更被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授予“交城·中国钙都(硝基肥)”荣誉称号。
创新驱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交城县曾因传统生产工艺高能耗、低附加值而陷入发展瓶颈。近年来,当地以创新为突破口,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硝基复合肥产品,其中山西金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硝酸镁尤其具有代表性。“硝酸镁是作物吸收镁元素最有效的肥料品种,具有全水溶、吸收快、无残留等优点。”该公司总经理闫建东介绍,尽管这种肥料优势众多,但由于生产工艺要求高、控制指标繁琐,产品容易出现结块等质量问题。
对此,2021年,该公司依托企业技术中心提出一种球状硝酸镁及其高塔造粒方法,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这也使公司成为全国唯一的高塔造粒硝酸镁生产企业。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公司先后成立两家技术中心,目前已形成专利技术45项,并参与制定了工业六水合硝酸镁产品行业标准和农业用硝酸镁团体标准,使企业成为硝基复合肥产业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闫建东说。
山西金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是交城县新型肥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依托硝基复合肥的拳头产品和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交城县新型肥料行业围绕专精特新不断做大做强。
数据显示,近3年,交城县硝基复合肥行业在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达2.27亿元,年均技术研发投入占行业销售收入的15%。
此外,交城县硝基复合肥省级特色专业镇已汇聚企业33家,硝基肥总产能达300万吨,占据国内市场75%产能。该地已开发硝酸钙、硝酸铵钙、硝酸镁等35个硝基复合肥主导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到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2024年,交城县硝基复合肥省级特色专业镇企业出口总额达5.99亿元。
链式发展,构建产业集群新高地
“交城县及周边地区焦炭产能充足,其副产品焦炉尾气为硝基复合肥的生产提供了廉价而坚实的原料保障。”山西省交城县工信和科技局副局长闫林忠介绍,当地化工产业历史悠久,在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山西华鑫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上游企业华鑫焦化的副产品焦炉尾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硝基复合肥,不断延伸产业链,成本优势明显。
“从元代初期百姓采土熬制土盐,到近代为革命根据地输送土盐和硝,再到现代化工厂的兴起以及当代民营企业推动新型肥料产业的壮大,交城化肥产业一路发展,不断演进。”闫林忠告诉记者,近年来,交城县政府高度重视硝基钙肥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在产业、金融、人才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在科技创新方面,政府每年设立1000万元科技项目资金,进一步推动硝基复合肥产业创新。此外,政府还投资600万元,对检验检测中心的25项检验检测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在出口方面,交城县与晋阳海关和天津港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助力产品顺利出海。
闫林忠还透露,交城县正在积极筹备建设物流仓储平台,将推动硝基复合肥企业资源共享,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如今,交城正重点打造以硝基复合肥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特色专业镇,牢牢守住资源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擦亮“中国钙都”金字招牌。“今年,交城县硝基肥产能有望突破500万吨。未来,交城硝基复合肥特色专业镇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绿色肥料生产基地。”闫林忠说。(韩 荣 闫欣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