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正文
看“阳光招生”行动如何“升级”——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解读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7日 14:12:47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看“阳光招生”行动如何“升级”——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解读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这一行动堪称2024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的“升级版”。

  事实上,“阳光招生”早已不是新鲜事。2014年,全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就已正式启动。10余年来,就近入学、公民同招、“十项严禁”等一系列“阳光招生”政策不断深入实施,教育公平的脚步加快迈进。

  记者梳理发现,与去年相比,专项行动(2025)从“五大重点任务”调整为“七大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招生政策,要求更具体、指向更清晰。专项行动为何继续实施?“七大重点任务”包含了哪些信息?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焦点一 公平

  “巩固专项行动成果,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专项行动(2025)工作目标开门见山。

  在重庆市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看来,由于招生环节的利益主体多且复杂,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小升初、初升高跨区域招生、提前招生,中学与培训机构联合考试录取新生等行为依然存在,这些功利化行为严重阻碍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方面,专项行动(2025)将“教育公平”往前推进了一步。

  专项行动(2025)对“掐尖招生”“暗箱操作”等乱象“亮剑”,对特定类型招生中的不正之风“亮剑”,对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名行“掐尖招生”之实的行为“亮剑”。“专项行动(2025)全覆盖全链条地系统性破解群众反映特别强烈的问题,着力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升学环境,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的教育焦虑,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刘希娅说。

  另一方面,专项行动(2025)剑指难啃的“硬骨头”更显力度。

  “专项行动(2025)聚焦招生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直击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的‘就近’‘免试’特点,直面‘民办’‘特定类型’等‘硬骨头’,有力彰显了目标问题和目标群体的政策精准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牛楠森说,“比如专项行动(2025)提出‘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提高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这能够有效减轻家长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焦虑,推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焦点二 惠民

  与“横眉冷对”招生乱象相反,对于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专项行动(2025)则更显“温情”。

  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专项行动(2025)将“加强流动儿童入学保障”作为七大重要任务之一。浙江省海盐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郭章洪指出,该行动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有效破解了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难题。

  在关怀弱势群体入学问题的基础上,专项行动(2025)还对特殊群体进行了“细化”。“特别是要求各地‘制定本地区多孩子女义务教育长幼随学政策’,切实解决了家长接送难问题。”牛楠森说。

  此外,“一网通办”也成为“关键词”。

  “依托数智服务,打破‘信息孤岛’。”郭章洪表示,专项行动(2025)着力推进区域内户籍、居住证、房产、社保、学籍等入学相关信息互通共享,加快实现报名、材料审核、录取“线上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入学办理更精准、更便捷。

  焦点三 监督

  如何确保政策从出台“第一公里”到落地“最后一公里”落地见效?

  牛楠森注意到,通知中提供了一个附件,即“省级举报投诉受理渠道一览表”,这是以往政策所不曾出现过的。

  “行动架构出一个上下贯通的社会监督体系,即教育部层面的‘义务教育违规招生问题’专栏、省级层面的投诉受理渠道公布、县级层面的招生入学热线,该体系切实压实了地方责任,有助于改变‘上层有部署、底层有努力、中层弱支持’的现状。”她说。

  无疑,此次行动进一步加大了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监督力度。对此,郭章洪表示:“于招生季在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平台设立‘义务教育违规招生问题’专栏,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畅通举报投诉受理渠道,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专门的招生入学热线并主动公开,对群众关注、舆情较多的地方和热点学校加强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要责成地方和学校立行立改,全面构建阳光监督机制,将‘阳光招生’进行到底。”

  “要加强招生政策的宣传解读,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和社会传递准确的招生信息,引导家长形成合理就学预期,通过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构建一个公平、透明、和谐的招生入学环境。”刘希娅说。(记者 张欣)

责任编辑:阎素素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