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新闻动态 >> 正文
走,到田间海边上课去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10:04:5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走,到田间海边上课去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实验学校学生在学习苇编技艺。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教体局供图

  “通过晒盐制作课,我们学习了纳潮、制卤、结晶、采盐、集坨、归仓等制盐工序。在制盐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采盐的整个过程。”近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王嘉怡说。

  据介绍,滨海镇实验学校邀请盐业企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在学校建立了“小盐场”研学劳动实践基地,让孩子们把书本知识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

  “学校打造的特色劳育课程群,除制盐课程外,还打造苇箔、绳结、织网和补网等传统劳动技艺课程,通过校本化的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劳动创造精神。”滨海镇实验学校校长殷丙水说。

  沾化是中国渔盐之乡、中国冬枣之乡。为加强劳动教育,该区不仅把目光放在校内,还投向了田间、海边等广阔天地。沾化区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范本国介绍,近年来,沾化区已建设校内外各级劳动实践基地43个,劳动实践教室55个,涵盖了农业种植、海产制作、特色手工、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面向3万余名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体验活动。

  将劳动教育课程与地域特色充分结合,因地制宜打造“宝藏课程”是沾化各校开展好劳动教育的着力点之一。

  “下洼镇是本地主要冬枣种植区,下洼镇的9所中小学均在劳动实践基地内开设了冬枣种植片区,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冬枣种植地,邀请冬枣种植户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见证冬枣从开花到挂果的全周期。”下洼镇学区主任牛新华说。

  “劳动实践不仅是技能的培养,更要在劳动课里寻找育人密码。”沾化区教体局党组书记齐洪升说,“我们将继续聚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全面深入的劳动教育体验,打造全域劳动教育新样态。”(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韦良时 商煊)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