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声音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声音 >> 正文
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铺路架桥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6日 14:34:38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铺路架桥

  作者:田曦

  在乡村全面振兴美好蓝图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乡村就业创业逐渐成为高职毕业生择业的新潮流,高职生的返乡就业热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正式提出以来,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各类促进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在各类政策的吸引下,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回归家乡。

  高职生返乡创业就业延续的是乡土情怀。对他们而言,“此心安处是吾乡”。乡土是他们成长的土地,生于斯、长于斯,那里有他们来时的路,有他们牵挂的人。乡土也是滋润他们心灵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担当。情系桑梓的学生之所以选择回乡创业就业,是希望学以致用,用自己学到的技术知识回报家乡。高职生返乡创业就业源自于乡村建设对其专业技能的需求缺口。凭借着拥有专业技能的优势,选择回乡创业就业的高职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带着现代科技知识、专业技能、先进经营理念回家乡的“新农人”眼界开阔、思想前卫、大有可为。

  返乡创业就业也是高职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乡村全面振兴不是纸上谈兵的宏大叙事,而是无数“新农人”用心耕耘的日日夜夜,是点滴变革汇聚而成的实在图景。高职人返乡创业,将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全面振兴的社会理想中,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尽管返乡就业是高职毕业生稳就业保就业的职业选择,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高职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是破除乡村发展人才困境的关键,这一新潮流在引导得当、保障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吸引和激发更多农村青年投身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的人才振兴。高职生掌握着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他们的返乡就业创业,对于乡村产业的振兴、农业技术的改造、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激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返乡就业创业的高职生作为了解故里的年轻一代,善于融合现代理念去激活乡村文化的“一池春水”,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转化了乡村的文化价值,无形中弘扬了乡土文化。

  高职生返乡就业的热潮之下,乡村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也面临诸多挑战。返乡就业的政策重心往往放在本科或者以上学历的人才,对高职院校的政策有待完善。在完善针对高职生等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农村地区就业岗位、强化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与保障、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上任重道远。

  传统单一观念束缚青年就业返乡。在社会的传统观念和职业认知中,读了大学、拿到文凭后走出小山村毋庸置疑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完成“鲤鱼跃龙门”的农村学子应当遵循“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路径。相反,如果好不容易从乡村出来又选择返乡就业,就会被贴上“大学白读了”的标签。择业的传统观念若不转变,势必构成对年轻人返乡就业的现实阻碍。

  高职生返乡创业就业的趋势要想长久,既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社会的理解与认同,通过政府、高校、社会多方面合力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铺路架桥,构建起驱动年轻人返乡就业的长效制度,让年轻人“想回去”干事创业,让想回去的年轻人“能回去”。

  在政策支持上,针对高职人才做好返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扶持,不仅要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还要提升政策的针对性。优化创业培训体系,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指导和资源对接,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提升高职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的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关注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规划,做好创业教育课程的优化,并且将创业教育深度融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返乡创业意愿与成功率,以此形成“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的良性循环。

  推翻有关年轻人择业的偏见大山,看到新一代的万千种可能。打破刻板印象离不开千万人的努力,需要做好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与传统观念的更新。(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静姝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