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建国代表:建议优化教师教龄津贴制度
“在现场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这些有关教育的内容,让我们这些基层教育工作者更期待、更有干劲。”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漠河市立人学校校长马建国说。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待遇保障。”马建国对报告里的这段话作了特别标注,空白处写了很多听会心得。
作为一名奋战在教育一线28年的基层工作者,马建国十分关注教师教龄津贴制度的问题,今年带来的也是关于优化教师教龄津贴制度的建议。
马建国在建议中提出,一是要调整教龄津贴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龄津贴标准,确保教师的收入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相应增长。同时,对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应该给予更高的津贴待遇。二是要建立动态增长机制。建立教龄津贴动态增长机制,使其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适应。这样可以确保教师的收入水平得到合理保障,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满足感和稳定性。三是要加大对边远地区教师的支持力度。边远地区的教师承担着更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心。建议在优化教龄津贴制度的同时,加大对边远地区(不仅是边远地区农村也应包括边远地区的县城)教师的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改善工作条件。四是要加强对教龄津贴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表现和工作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以更好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专业发展。同时,应确保资金使用合理、规范、透明,加强对教龄津贴的管理和监督。(记者 曹曦)